初中数学有效课堂训练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训练策略探究

曾琴

四川省泸州市长江初级中学校646006

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数学课堂需要适量的训练。不少老师目前还在把提高教学质量寄托在多上几节课、多布置点课外作业上面,导致“违规”现象有禁不止;课堂教学特别是课堂训练低效,导致课内损失课外补,学生负担依旧过重,而数学学科成绩越来越差。

一、目前初中数学课堂训练存在问题

1.时机安排不精细,缺乏及时性。有的老师一堂课在集中学习了概念、法则、定理、例题后再集中安排一定量的巩固训练,这样安排缺乏及时性,没有考虑到数学学科前后知识逻辑联系紧密的特点,没有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有的同学因间隔时间太长、内容太多,出现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练了前面忘了后面,最后一锅夹生饭的现象。

2.选题过易或过难,缺乏层次性。选题过易,虽然照顾了基础薄弱的学生,也有利于概念、法则、定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但训练的思维层次不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好学生吃不饱;选题过难,照顾了优等生,但丢掉了一批基础薄弱的学生,概念、法则、定理还没有记牢,技能还没有真正形成,就进行各种高难度的训练,缺少打基础的过程。

3.过程启发过度,缺乏独立性。部分老师对学生特别不放心,在练习出示之后,还没等学生反应过来,老师就开始不停地提醒、暗示、强调,就怕学生做不出来或做错;练习板演时学生出现错误或与老师预设不同的情况,老师就开始“个别指导”或换人;学生练习还没完成,就心急地开始讲解,不敢花时间让学生独立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长期如此就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懒于思考,也就无法体验到数学思考的魅力,更无法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4.讲评形式单调就题论题,缺乏发展性。训练之后的讲评形式单调,就是老师讲解或板书示范正确的解题过程,甚至有的就与学生对一下答案;讲评就题论题,对解题过程不作必要的反思小结,对解题规律、解题策略、数学思想方法不作必要的提炼升华,训练不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思维得不到有效提升,缺乏发展性。

5.效果反馈关注面不广,缺乏全面性。有的老师训练了,评讲之后就完事,训练的效果如何就不问了;有的老师就关注板演的几个同学完成的情况,下面绝大部分同学训练的效果如何视而不见。长期如此学生就会失去训练的兴趣和动力,训练也会越来越马虎,训练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初中数学课堂训练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新课程要求我们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即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以学论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上述课堂训练存在的种种低效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学生主体地位缺失造成的。时机安排不够精细,缺乏及时性,是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学科特征和学生的基础,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选题过易或过难,缺乏层次性,是教师对学情认识不足,未能充分根据学生实际来选题;过程启发过度,缺乏独立性,是教师对学生不敢放手,学生没有充分的独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讲评形式单调就题论题,缺乏发展性,是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不强、手段不足;效果反馈关注面不广,缺乏全面性,是教师面向全体的意识不强,未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三、初中数学有效课堂训练的策略探究

1.课堂教学“小步走,快反馈”,确保及时性。课堂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照顾全体学生,新授内容教学采用“小步走,快反馈”教学方法,确保课堂训练及时性。新授内容应适当分成几个环节,每一环节教学之后及时地进行适量的巩固训练,这样安排训练学习的内容少、间隔时间短,既照顾到了基础薄弱的学生,也符合数学学科前后知识逻辑联系紧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使知识能得到及时的巩固。

2.选题应“重基础,有梯度”,确保层次性。课堂训练的难易要兼顾优生、学困生,训练选题应“重基础、有梯度”,确保课堂训练的层次性。新授课课堂训练选题应以基础为主,因为学生对新知识需要有个熟悉“老化”、形成技能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一点训练思维层次的题,让学生体验到思维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课堂训练应“敢放手,敢于等”,确保独立性。数学学科需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课堂训练的问题应设置在学生能力最近的发展区内,敢于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尝试操作,敢于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独立书写解题过程。因为学生的解题思路从想出来到说出来再到写出来,其实是一个思维不断清晰化、条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应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训练过程。这样训练,学生才能体会数学思考的魅力,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4.讲评应“勤反思,多提炼”,确保发展性。讲评既要讲解正确、规范的解题过程,更要暴露典型错误,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反思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变个别同学的典型错误为全班同学的经验教训。讲评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思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要与学生一起提炼解题过程中所蕴含的解题规律、解题策略、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5.效果反馈“抓两头,促中间”,确保训练效果反馈的全面性。加强学生练习达成情况的反馈,它既能帮助我们决定后续的教学行为是否需要调整,是否需要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同时又能提高课堂训练的质量和效益。训练效果反馈的常见手段有举手统计、抽样调查、当堂批阅、课后抽阅等。四种反馈手段应结合使用,这样才能起到“抓两头促中间”的效果,确保训练效果反馈的全面性。加强训练效果的反馈,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对待课堂训练,提高课堂训练的质量,从而提高数学学科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