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姚彩云

姚彩云(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4302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3-0298-03

【摘要】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普遍有着明显增多的趋势,而全面有效的控制DM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本文通过对糖尿病病人饮食护理、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四大方面进行全方位阐述该类患者护理要点及护理方法。此外,健康教育也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如何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康复效果,以满足糖尿病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是现阶段糖尿病病人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及全面的健康教育,目的是提高该类患者生活质量,让该类患者能正确对待当前的健康状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

1前言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而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常常引发各类严重的病发症,严重影响了病友们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因此,对该类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2资料调查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杨文英教授在做客人民网健康卫生访谈时介绍:我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目前患糖尿病的总人数已达9240万人。历次调查都显示一个特点,Ⅱ型糖尿病随年龄增大,患病率逐渐增高,呈线性增长,中年患病率的增加非常明显。30、40岁人群增长速度很快,中年人的患病率已远远高于90年代约6—8倍,20岁以上的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10,达到11.66(人口标化率为11.28),其中男性13.31(人口标化率为12.91),女性10.59(人口标化率为10.299),男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1]。

3护理

3.1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所有糖尿病病人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体型、劳动程度、血糖、血脂、血压等制定不同的饮食计划,做到定时、定量,主副食合理,营养平衡,粗细粮搭配。对于年轻的Ⅰ型糖尿病病人供应合适的能量和营养,以确保其正常生长发育。对于Ⅱ型糖尿病病人,根据标准体重控制总热能。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给予低蛋白、低磷饮食。对于高血压的患者给予低脂肪低盐饮食。饮食总热量的计算方式和分配应合理,每日所需的饮食总热量,成人在休息状态下每千克标准体重给予105~126kJ,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进行估算。Ⅰ型糖尿病中青少年比例较高,考虑其生长发育所需应酌增10~20,肥胖者酌减。将计算出的总热量换算成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别占总热量的50~60,15~25,25~30。三餐热量分配可分为1/5、2/5、2/5[2]。

饮食护理中要注意的方面有:①按时进食,对于使用降糖药物的病人应尤为注意。②控制饮食的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原则下,增加一种食物时应同时减去另外一种食物,以保证饮食平衡,当病人因饮食控制而出现易饥饿的感觉时,可增加碳水化合物小于5的蔬菜。③膳食调配要慎重,严格限制各种甜食,体重过重者,要忌吃油炸、油煎的食物,烧菜宜用植物油,限制饮酒,食盐小于10g/d。④病人进行体育锻炼时不能空腹,应补充少量食物,防止低血糖。⑤每周测体重一次,如果体重大于2,立即报告医生[3]。

3.2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之一。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使轻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受体,改善心肺功能,消除紧张,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中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血液循环,帮助肌肉保持弹性,同时减轻胰岛素或降糖药的剂量。运动形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习惯以及糖尿病的类型,有无并发症酌情选择。如平路快步行走,打太极拳,下楼梯,轻微家务劳动等低强度运动,适用于老年糖尿病;慢跑、上楼梯、擦地板等中等强度的运动,适用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高强度运动,仅适合于轻度糖尿病且无并发症的患者。以餐后1小时运动为宜,运动前做5~10min的热身运动,运动后要进行5~10min的放松运动或伸展运动,可有效防止运动性低血糖[4]。

运动疗法中要注意的方面有:指导患者要在固定饮食和日常生活的前提下辅以运动疗法,安排运动要循序渐进,不宜突然中止,出汗过多时及时适量补水,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对使用胰岛素患者,胰岛素应注射非运动部位,以免吸收过快产生低血糖。对老年人要有监护或随身携带有关姓名疾病资料卡片,防止意外。而糖尿病并发坏疽、严重冠心病、眼底出血、严重糖尿病肾病等不宜运动疗法。

3.3药物治疗的护理

应用口服磺脲类或双胍类降糖药物应注意低血糖、皮肤过敏、胃肠道、肝、肾及造血系统损害的不良反应。用胰岛素者应根据医嘱指导患者确定制剂种类,剂量,注射时间,常用部位有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防止硬结及脂肪萎缩,剂量一定要准确,常规胰岛素于饭前30分钟皮下注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在早餐前1小时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配合使用时,先抽吸短效再抽吸长效胰岛素混合后注射,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特别是首次用药患者,注意有无低血糖,胰岛素过敏[5]。

3.3.1耐心告知患者学习和掌握血糖监测技术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监测血糖,可迅速获得血糖信息,使血糖量化,及时发现低血糖和高血糖,减少酮症的发生。在进行指尖血糖监测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使用性能可靠,操作简单的血糖仪,熟悉掌握血糖仪的使用功能。②选择指端两侧消毒(因为该区皮肤神经末梢分不少,痛感减轻),待皮肤干后点刺,轻压指腹,利用试纸的虹吸将血吸入试纸即可。③血糖试纸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注意保存,避免潮湿,注意避光。④血糖要按计划进行多点监测,即进行不同时间的血糖监测。⑤做好血糖监测记录,记录中应包括每天血糖监测的时间、血糖值和饮食量、进食时间及用药时间,特别是胰岛素量及注射时间。每天的运动量,运动时间和一些特别的事件,如发热等。

3.3.2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监测指标之一,其反映采血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目前反映血糖控制好坏,最有效和可靠的指标。一般空腹小于7.0mmol/L,为控制良好,小于9.0mmol/L为控制一般,大于9.0mmol/L为控制不良,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为控制良好。

3.3.3用药护理的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包括的方面有:①低血糖反应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主要与进食不够,运动量加大,药物剂量不明确有关。一般来说,低血糖反应较轻者常出现头晕、饥饿感,较重时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甚至昏迷,为防止其产生运,应让患者掌握所用药物的高峰时间,保持药物、饮食、运动三者之间相对恒定,避免空腹动,外出时,随身携带糖类食物。一旦发现低血糖可口服糖水或静脉推注50%的葡萄糖40ml。②胰岛素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瘙痒、皮疹等。针对胰岛素过敏患者,立即更换胰岛素制剂种类,使用抗组胺药、激素及脱敏疗法等,严重过敏患者需暂时中断胰岛素治疗[5]。

3.4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异常心理是对自己患糖尿病持否定、怀疑心态,因而延误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和必要的饮食控制。也有患者对糖尿病存恐惧心理,认为本病会终身不愈,早期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上采取消极态度。因此,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谈心交流,尊重理解患者,帮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还有的患者由于饮食控制,长期服药带来烦恼,对并发症的忧虑,对低血糖的症状及各种并发症的防治所致副作用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使其对生活失去信心,表现悲观失望,烦躁易怒。因而,护理人员应针对以上性格特征,多关心体贴,加强沟通,耐心听取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予以解答。指导患者解除忧虑和恐惧,以良好的心境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治愈效果[6]。

3.5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也是保证糖尿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健康教育的实施具体包括以下方面:①评估并确定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要求:在患者的健康教育中,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谈,参阅患者的医疗档案,除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文化背景,社会支持等各方面内容外,还建议让患者自评心理状况和自护能力以及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需求。②共同建立教育目标:根据患者的评估资料,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讨论后,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一般知识,营养学常识,检查治疗目的及护理的要点,一同制定饮食运动计划,减轻或避免各种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③选择教育方法: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教育目标的差异,综合多种感官刺激来加深患者对糖尿病不同层次的认识,教会患者及其家属认知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④协同执行教育计划:以病友或亲情互动形式来倡导患者及其家属参与糖尿病的健康讲坛中,组织各种节目来调节患者枯燥无味的生活,引导患者对糖尿病知识进行复述提问[7-8]。

3.5.1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①患者出现否认—愤怒—焦虑—恐惧—悲伤心理应激过程,应及时发现患者不良心理,并予以细心护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及解释,加强心灵沟通,增进感情交流,把握患者各个时期的心理,开展针对性教育。②饮食教育是糖尿病的治疗基础,除介绍一些营养学知识外,还要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强调食品的多样性,忌吃甜食。③运动疗法能使患者异常代谢得到改善,运动方式的多种多样可根据医生指导结合自己喜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但运动量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和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过程中若出现呼吸费力,出冷汗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采取措施,避免空腹运动。④指导患者用药,叮嘱病人不可擅自改药和停药,教会病人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方法[9]。⑤指导病人做好自我监测和并发症的防治工作,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教会病人自我监测血糖及识别血糖的正常值,以便控制血糖及早识别并发症,还需加重病人自我防护意识,主动进行足部护理,每日必须查看足部皮肤是否完整,足部感觉是否完善,每日用温水泡脚,足部不宜用热水袋或火炉暖脚,不宜赤足行走,不宜用刺激性药物擦脚,防止烫伤和外伤。指导病人定时到医院复查,测血脂、血糖、体重、血压,定时查看眼底和心血管状态[10]。

4小结

经过上述全方位护理及全面的健康教育的论述,使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计划,调动了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获得了自我疾病控制能力,延缓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掌握了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减少了恐惧心理,增强了战胜糖尿病的信心。最终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范丽凤,朱筠苗,张晓群.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状况调查[J].实用护理杂志.2003,15(3):52.

[2]李秋萍.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

[3]马丽娅.糖尿病护理现状.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7(4).

[4]英选菊.老年人运动及运动处方.护理学杂志.2009,4,20(8),76.

[5]龚红英,周玉静.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心理状态及相关护理.医学临床研究.2005,22(6).

[6]潘长玉,陆菊明,田慧.首都钢铁公司成人糖尿病学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05,75(7):409.

[7]翟秀平.对糖尿病病人在整体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初探[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6,6(4):48-49.

[8]吕探云,曹萍.有计划的病人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实践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6,12.

[9]刘莹,郑龚云,王莉.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05).

[10]李兵晖,姚民秀.老年糖尿病治疗与护理.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