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思维方法提高学科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1

培养思维方法提高学科能力

于君慧

于君慧(文登一中,山东威海264400)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学会地理思维的方法是促进学生地理能力成长的重要途径。各门学科有其不同的知识理念、思维方式,因此应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制订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形成适应本学科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科解题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科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加强思维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科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来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与体会,愿与同行们商榷:

一、重视知识结构教学,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地理知识结构是地理学科体系的基本内容,又是形成地理学科能力的基础。重视知识结构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是提高学科能力的有效途径。

知识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加强联系和对比,不能把知识分裂开来,只知死记硬背。现代教育对学科内综合要求越来越高,笔者就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对知识进行联系、比较,形成结构体系。有些知识可以串成一条线。如高中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大气的运动,可串成这样一条线“太阳辐射不均或对太阳辐射吸收不同→各地气温差异→各地气压差→大气运动(原始风)→地转偏向力→实际风”,这条线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而且可以运用它寻求解题思路。如有一题:我国冬季风势力远大于夏季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这样分析,风的产生是因为气压差异,冬季风势力强说明冬季气压差大,而导致气压差异的原因是气温差异,因此可得出结论是因为我国冬季南北温差远大于夏季。

有些知识,可进行比较,从而形成知识结构。如东亚与南亚季风区的比较,可形成图表知识结构:

地理知识结构的教学,要坚决摒弃以往以掌握知识为目的,以死记硬背为方法,以题海战术为手段的教学模式,而应代之以培养能力为主旨,以启发式和探究式为方法,以思维训练为手段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思考和探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比归纳,整理每一章节的知识结构及专题知识结构。

二、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以提高学科能力为核心

在教学中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教师首先要有自觉意识与科学而实用的方法,要把地理思维能力的训练渗透在平时的读、讲、练、评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中。

1.教师授课过程中,要“站得高,看得远”,着重揭示地理现象与地理事物的本质,多角度审视、多层次挖掘,多形式设问,全方位分析。

2.加强“规范化”解题的训练。所谓规范化不仅指书写工整,卷面规范,更重要的是指思维方式的规范化,也就是要理出一个解题思路,然后运用知识一步步解题。

例如:一艘货轮在驶往欧洲时,途经科伦坡附近海域,一个船员发现自己的影子朝向北方,这时船是顺水还是逆水航行?这个题看似简单,实际包含知识很多。①科伦坡的位置(8°N,80°E)属北印度洋海区。②船的行驶方向是由东向西。③北印度洋海区是季风洋流,不同季节流向相反,需判断季节。④季节判断依据太阳直射点位置。⑤太阳直射点位置在赤道以北,又要分两种情况讨论。要正确回答该题,必须先把以上思路理清楚,再动手做题。这种规范化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地理教学实践中训练学生用分析法、比较法等来分析地理问题。分析成因、比较异同、说明关系、评价影响等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有重要作用。成因、影响、关系、评价等过程都有多端性,多面性。如成因须从自然和人为分析;评价和影响都须讲利弊;关系须讲互相影响。它们基本上都有发散思维的特点,而比较异同则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就能使他们掌握地理思维方法而终身受益。

4.进行习题训练时,要做到精选题目。采用题目不但要典型,而且要有深度,有综合性。教师在讲评时,应抓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出现失误与错误的原因,加强思维方式的指导。

中学地理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是当前中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我们应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不断学习,把握方向,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坚决摒弃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重视思维方法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