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药物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药物疗效分析

甘春华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玉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目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尚无特异性,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应以患者病理生理改变为依据,遵循个体化用药治疗原则。促动力药和酸抑制剂仍是目前经验治疗的主要药物,精神心理治疗、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的调整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3-0304-02

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指具有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病性缠绵难愈,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防治FD已成为目前临床和科研的热点[1]。

至目前为止,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部分患者还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这无疑加大了治疗难度。本研究旨在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药物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3月一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4例,女性82例;年龄17-64岁,平均(43.5±12.7)岁;病程1-9个月,平均(3.5±2.5)个月。纳入标准:①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罗马诊断标准;②符合焦虑症或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服从本研究安排。排除标准:①对帕罗西汀过敏的患者;②哺乳期女性患者。将上述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饮食生活习惯调理疗法。在上述疗法的基础上,A组患者接受抗消化不良药物治疗,根据个体化治疗原则选择阿托品3次,口服,3次/d;或法莫替丁20mg/次,口服,3次//d;或多潘立酮10mg/次,口服,3次//doB组患者接受帕罗西汀治疗,具体方案为帕罗西汀20mg/次,口服,1次//doC组患者接受抗消化不良药物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

1.3观察指标①消化不良症状评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症状,患者稍加注意后才感觉到有症状存在;2分为中度症状,尽管患者自觉有症状,但是这些症状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3分为重度症状,这些症状可以明显地影响到患者的工作、生活[3]。②评分:由患者自行填写Zung抑郁自评量表。该量表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4个级别,分别计为1-4分,没有或很少时间计1分,小部分时间计2分,相当多时间计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计4分,20个条目的分值之和x1.2s即为患者的SDS评分。③HAMD评分: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师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取其均值作为患者的HAMD评分。④临床症状有效率: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疗效判定,显效是指消化不良症状评分降低>80%;有效是指消化不良症状评分降低>50%,但80%;无效是指消化不良症状评分降低50%。临床症状有效率=(显效患者数+有效患者数)/本组患者总数*100%。⑤HAMD评分有效率:治疗后,HAMD评分达到常模的患者数/本组患者总数*100%。

2结果

2.1治疗前后3组患者各评分项目的比较治疗前,3组患者的早饱、暖气、上腹痛、上腹胀等症状评分,SDS评分,HAMD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组患者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A组与B组患者(P<0.05)。结果见表1。

表13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前后各评分项目的比较(士s)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临床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有,但胃肠动力障碍又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即精神心理因素均可导致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生,尤其以焦虑、抑郁等最为常见。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常常久治不愈,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此时亦可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焦虑抑郁症状[4]。由此可见,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焦虑抑郁症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可以互为因果关系[5]。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A组与B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评分、HAMD评分治疗前后相比均显著下降,这亦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一点。

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焦虑抑郁症具有上述关系,因此当临床上收治到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时,我们联合使用抗消化不良药物以及抗焦虑抑郁症药物应该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这主要是因为抗消化不良药物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来进一步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抗焦虑抑郁症药物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来进一步改善其消化不良症状,两者可以相互构成良性循环,使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C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SDS评分、HAMD评分治疗前后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A组与B组患者,且临床症状有效率、HAMD评分有效率亦显著高于A组与B组患者。由此可见,上述假设是成立的,抗消化不良药物联合抗焦虑抑郁症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单药治疗。

目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尚无特效药物和方法,临床上主要的治疗原则是以对症治疗为主,选择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综合性治疗方案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精神心理治疗。

3.1一般治疗应对FD患者进行对疾病的认知教育,耐心地解释病情,使患者充分认识其所患疾病的良性本质,消除顾虑与紧张情绪,增强胜病信心。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浓茶、咖啡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吃辛辣、油腻、冷硬食物,不暴饮暴食。

3.2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六类药物:第一类是抑酸剂,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抑酸剂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其主要适用于上腹痛综合征的患者。第二类是抗酸剂,包括氢氧化铝和铝碳酸镁等。合并慢性胃炎的患者可以适用。第三类是促动力剂,主要适用于餐后不适综合征的患者,可明显改善上腹饱胀、早饱感等症状。常用的促动力剂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属于这类药物。二是五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如莫沙比利。三为胃动素受体激动剂,代表药物是红霉素类。第四类是胃肠平滑肌运动调节剂,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全胃肠动力调节药。临床广泛使用的曲美布汀,属于此类药物,它具有全胃肠动力双向调节作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第五类是助消化药,包括复合消化酶和微生态制剂。助消化药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辅助用药,可改善与胃肠相关的腹痛、腹胀不适等症状。第六类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FD的关系目前尚存在争议,国内外学者的意见不完全一致。对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FD患者如应用抑酸剂、促动力剂治疗无效,建议向患者充分解释根除治疗的利弊,征得患者同意后给予根除Hp感染治疗。

3.3精神心理治疗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与抑郁、焦虑、神经质等精神心理障碍有关,抗焦虑、抑郁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一定的疗效。因此,主张对于抑酸剂和促动力剂治疗无效、且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可以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或者是5—HT4再摄取抑制剂。除药物治疗以外,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和心理干预等可能也对这类患者有益,但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

总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时需要同时兼顾两个方面,这样才使得患者获得最佳的疗效。

结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明显改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临床发现,联合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是理想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案。我个人认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结合的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功能性消化疾病的治疗还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引发疾病的具体原因尚且不明了,这些都是有待于我们医务人员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岩,王学清,张宁,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及焦虑状况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7):425-429.

[2]丁育荣.抗抑郁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辅助治疗作用[J].医学综述,2006,12(3):190-191.

[3]罗正义.百忧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04,10(10):928.

[4]俞均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13例[J].黑龙江中医药,1998,30(1):20.

[5]王启之,田怡,徐希岳.四磨汤和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