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5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张慧高永现

沂水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沂水276400

摘要目的:总结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护理体会。方法:对58例产后出血病例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量不多的患者,要给予适当的处理,加强观察,防止再出血。出血量多时,要及时判断是否有休克的可能,迅速而准确地配合医生,除去病因,并及时止血。结论:良好的护理可使产妇得到妥善的治疗和较好的精神安慰,利于产妇康复。

关键词产后出血产妇休克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分娩中的常见疾病之一,产后出血在我国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如果不能及时对产后出血进行诊断及治疗,有可能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晚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要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易发生失血性休克、产后贫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创面局部针眼出血或阴道流血不止时,家属及本人会异常紧张,担心产妇生命安危。产后出血患者必须及时组织医护人员对产妇进行诊断与治疗,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产后出血量。本文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58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2临床资料

产后出血产妇58例,年龄20-45岁,平均(28±4)岁。500<出血量≤1000ml者51例,1000<出血量≤1500ml者5例,出血量>1500ml以上者2例。

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44例,软产道裂伤5例,阴道壁血肿1例,胎盘粘连及残留12例,流产3次以上4例,流产两次的2例,无流产史的1例,凝血功能障碍的2例。58例产后出血产妇,无一例死亡,全部痊愈出院。

1.2护理

1.2.1心理护理

产后出血的产妇内心极度恐惧、紧张。因此,必须对产妇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宣传并指导产褥期康复的技巧,指导如何加强营养,纠正贫血。遇到病情危重或急骤变化时,护理人员应镇静沉着,严肃认真,谨慎细致,有条不紊,使患者对护理人员充满信任。

1.2.2病情观察

胎盘娩出后,产妇需在产房观察2h,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强度、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采用称重法、容积法或面积法准确记录产后出血量,如产后2h出血量>100ml,2-4h>200ml时,必须及时寻找原因,对症处理。

1.2.3一般护理

重视产妇的主诉,注意对出血与恶露的区别,如恶露量多,或稀淡似血清样时,应考虑是否有宫腔内出血,可通过推压子宫,使用子宫收缩剂等进行处理,血块大多能排出。如宫底过高,需行宫腔探查,清出宫腔血凝块,特别注意少量持续不止的出血,需及时检查原因,准确估计失血量。教会产妇自己按摩子宫,帮助排出宫腔内出血。提醒产妇产后尽早解小便,产后6h不能自解者,应及时处理,如热敷下腹区,听流水声,必要时在无菌条件下导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影响子宫收缩。护士要积极配合医生处理原发病,严防再出血,并预防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1.2.4产后出血的护理

当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时,如出血量不多,要积极检查病因,给予适当的处理,并加强观察,防止再出血。出血量多时,要及时判断是否有休克的可能,迅速而准确地配合医生,除去病因,并及时止血,这对预防休克和挽救患者的生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2.5休克的护理

产妇产后出血是否发生休克,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失血的速度、产妇的体质。当发生出血性休克时,要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呼吸和尿量,还要采取有效的手段积极抢救。迅速开放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控制输液速度,严密观察输液反应。同时注意保暖、给予氧气吸入,安置患者卧床休息,通常采取头高脚高位,即头胸部抬高10-20度,下肢抬高20-30度的体位。头和躯干抬高有利于呼吸,下肢抬高有利于血液回流。

2讨论

2.1产后出血的预防重点

产后出血的预防重点是病因预防,做好产前、产时检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孕前期积极治疗可能引起出血的疾病,如在孕期发现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对有产后出血危险的孕妇,要加强产前检查。做好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加强孕期宣教,使每个孕妇了解妊娠、分娩及产褥期的一般常识,以解除她们的思想顾虑及紧张情绪,并在生活上给予指导,使孕妇精神愉快,对分娩持积极态度。

2.2严密观察第一产程

了解孕妇的全身情况及生育史,发现有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者,应做好预防出血的工作,必要时备血。同时劝其少食多餐,并保证产妇产后有足够的休息,随时排空大、小便,避免膀胱充盈,以加速产程的进展。建立产程图,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予以纠正,预防第一产程延长。

2.3重视第二产程

防止胎儿娩出过快,加强会阴保护。指导产妇正确用力,争取产妇主动配合,避免第二产程延长,并防止软产道损伤;羊水过多者,人工破膜后,使羊水慢慢流出,促使子宫纤维适应逐渐缩短过程。在接产过程中,助产者应细心、机警、沉着,避免由于工作忙乱,引起产妇恐惧。凡有产后出血史及有出血可能因素存在者,当胎儿娩出后,需常规肌注催产素10个单位。胎儿娩出后,用接血盆放于会阴下方,接流出血液,以准确测量出血量。

2.4正确处理第三产

程胎儿娩出后,勿过早用力牵拉脐带,以防造成胎盘剥离不全,而导致出血。如已辨明有胎盘剥离征象者,应迅速将胎盘娩出,不能盲目等待,否则会引起胎盘后出血。胎盘娩出后应认真检查胎盘是否完整,如有活动性出血或胎儿娩出较长时间胎盘尚未娩出者,应积极处理,如按压子宫、使用子宫收缩剂等,如仍不能排出者,则应在严格消毒的条件下,进行人工剥离。如疑有胎盘残留,则必须进行官腔探查,必要时大刮匙搔刮宫腔。仔细检查宫颈、阴道穹窿及会阴部有无撕裂伤、血肿。重视产后观察。产妇产后要在产房观察子宫收缩强度、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重视产妇的主诉,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征兆。

2.5注重孕产妇的保健

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与孕产妇保健水平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孕产妇接受的保健水平越低,产后出血不良结局的危险就越高。对于严重的产后出血的处理,应根据其出血原因、出血量和出血速度,用不同的止血方法进行抢救,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急诊手术切除子宫是抢救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产后出血抢救的重要一环在于及时发现与处理,而及时地发现产后出血主要依靠产房工作人员和护士认真细致的观察。因此,医护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病情观察。

3结束语

总之,在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中,护理工作是重要的一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常见症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良好的护理可使产妇得到妥善的治疗和较好的精神安慰,利于产妇康复。

参考文献:

[1]偏翩.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35).

[2]李晓萍.104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与预见性护理[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0(S1).

[3]冯云梅.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探讨[J].北方药学,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