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探究

程丽君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31

【摘要】探究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的主要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在我医院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环境护理、通气护理、药物治疗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抢救成功率以及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74.00%;抢救成功率为42.00%,死亡率为58.00%。观察组治愈率为93.00%;抢救成功率为75.00%,死亡率为25.00%。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环境护理、通气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及心理护理,将会极大的降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死率,为最终治疗效果起到重要意义。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192-01

前言:呼吸系统疾病常见于中老年群体,具有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呼吸系统疾病作为常见病多发生在肺、胸、气管、支气管等部位,容易引起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严重者会引起呼吸衰弱甚至死亡。当患者呼吸系统发生严重病变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而且可能影响心、脑、肝、肾、胃肠道等重要器官功能及水、电解质平衡。患者往往会有消极情绪,如恐慌、烦躁等,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进行配合心理疏导。因此寻找积极合理且有效的护理方法对呼吸内科重症的治疗意义重大。

1.实验样本的选取与实验方法

1.1实验样本的选取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在某医院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中分别有41例患者、31例患者其中患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为13例,患有肺癌的重症患者为6例,患有支气管炎的患者为39例患有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为14例。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分别为48例、24例;年龄为27.2--81.3岁,平均年龄为(51.39士5.0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症状等方面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症治疗并严密检测病症发展情况。实验组患者采取缜密的临床护理模式分别对患者的住院环境、治疗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环境护理:呼吸内科患者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因此要保证病房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最好在病房内安装空气净化器。并每天对病房进行清扫,保持病房内整洁。严禁探望患者人员带来的花束,避免患者因花粉过敏加重病情。心理护理:由于养病病时间较长,患者极易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尤其重症患者感觉治疗无望极易产生绝望、消极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通气护理:及时对患者进行通气治疗改善患者的呼吸障碍症状。在治疗时需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程度对呼吸道、口腔内的分泌物及时进行清除减少感染的发生率。病情相当危重的患者无法进行自主呼吸河运用呼吸机给予辅助呼吸。在进行辅助呼吸时要严密细致的贯彻呼吸机上各项参数的变化若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纠正。药物护理: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药物治疗时,必须参照患者的年龄、症状及体征等多方面的因素适当调整所需的药物剂量,使药物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充分掌握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地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药物治疗中,通常选择静脉注射,其静脉通路有两条,一条主要输入一般药物,另一条主要输入特效药。在静脉用药之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过敏史及用药史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严防药物过敏对患者造成伤害。除了静脉注射外,雾化吸入也是药物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不同的给药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药物治疗的准确性、安全性。

2.实验结果分析

2.1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

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后病情得到好转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的患者为38例无效的患者为3例好转率为92.68%。31例对照组患者病情得到好转的患者为23例,无效的患者为8例,好转率为74.19%,2例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6.45%。实验组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2讨论并分析实验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感冒、肺炎、肺癌、肺结核、哮喘、呼吸衰竭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近年来,随着环境的破坏,温室效应加剧,雾霾天气频现,环境空气质量日益下降,导致了呼吸道疾病的类型增多与患病率增加,故而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增多。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来说,若不及时实施有效的抢救预案给予护理干预很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产生呼吸衰竭以至死亡。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根据拟定好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有序的护理。该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法可使患者的消极情绪得到改善,使患者积极参与到配合医护人员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康复中。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护理模式下比较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其呼吸内科重症痊愈率高,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以及心率等各项指标正常。临床护理旨在患者由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及管理,使患者的药物疗效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使患者的预后得以改善,故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治疗与预后康复意义重大。在整个护理中护理人员必须要以缜密的心思观察每位患者产生的不同心理变化注重微小细节。饮食上要以易消化、高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并注重饮食的安全卫生。加强有关疾病的知识讲解工作让患者知道治疗流程并缓解患者的忧虑。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督促患者注重个人卫生的整洁勤换衣物,防止不必要的感染。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实施缜密的临床护理后病情的好转率为92.68%未出现死亡病例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所以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环境护理、通气护理、药物治疗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是有利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康复的。

3.结语

实验结果最终证实环境护理、通气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给予环境护理、通气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及心理护理,对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因此可以在护理实践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叶任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122-123.

[2]车晓杰,李春梅,刘红梅.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及质量管理[J].吉林医学,2010,31(26):4516.

[3]胡炜科,邵利江,虞松平,等。肺部感染评分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对COPD急性加重期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M]中国现代医生,2015,4,53(1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