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 2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范齐军

范齐军胜利油田油地工作处257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区土地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刻不容缓。本文概括性地介绍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以及管理措施等,为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

1引言

我国矿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矿产资源的大力开采,对矿区土地资源造成了破坏,形成了大量的废弃土地,与此同时,矿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在当前我国土地资源严重短缺的形势下,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2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相关理论基础

2.1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概念及关系

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中被破坏的土地,采取工程、生物等技术手段进行整治,因地制宜地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过程。土地复垦的目的是使土地得到再生利用,恢复生态平衡,健康发展生产建设的同时,使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持续利用。

生态重建也称作“生态恢复”,是指将被人类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平衡的健康生态系统。

根据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概念可以看出,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首先,土地复垦的内涵包括生态重建,土地复垦不是简单地恢复土地的利用功能,更重要的是恢复生态平衡。生态重建是土地复垦的核心和目标。再次,要使生态得到重建,就必须进行土地复垦,可见,土地复垦是生态重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实践中,应该用生态重建的理论来指导土地复垦,在复垦过程中应全面兼顾工程、土地、环境、生态四方面关系,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做出完善的规划设计。

2.2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本理论

土地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本理论的主要来源,总结起来包括以下方面:土地破坏机理和破坏土地损失理论、景观格局优化原理、耗散结构原理、仿自然原形原理、因地制宜组合外部条件原理、多样性与异质性原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原理、土地复垦的宏观和微观规律、复垦土地持续高效利用理论、恢复生态学等。

3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

恢复土地,重建生态系统,地貌重塑和土壤重构是基础工程,植被重建是关键,微生物的恢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地貌重塑,一般应根据采矿后形成的废弃地的地形、地貌特征,按照规划的新复垦地的利用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应利用采矿取岩土的便利条件进行地貌重塑。在土壤重构方面,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建矿区生态系统,关键是在正确评价废弃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植被重建,并且,应根据植物、生物学特征和矿区的地貌特征等要求,对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设计选择,这样综合考虑,才能使生态系统实现自行恢复并达到健康良性的循环。

目前,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主要运用以下三种技术:

1、生态农业复垦技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原理,通过合理调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进行立体养殖、种植和加工。该技术的原理是根据能量多级利用与物质循环再生,使农业废物得到循环利用,在遭到破坏的土地上建立和发展生态与经济循环体系,协调发展集约型农业。这种复垦技术不仅能整治遭破坏的土地,使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恢复,还能使农业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最典型的生态农业复垦技术是塌陷区水陆交换互补的物质循环类型。这种类型充分利用矿区塌陷区形成积水的特点,根据各种水生生物的生活习性和规律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按照食物链原理进行合理组合,进行农——渔——禽——畜综合经营。

2、生物复垦技术。是指根据植物、生物学特征,利用生物措施恢复土壤的有机肥力和生产能力的技术措施。它是进行土地复垦的关键环节,包括土壤改良和植物品种筛选两个环节,主要运用于露天采场复垦、排土场复垦、矸石山复垦和固体废弃物充填复垦区域。土壤改良主要有绿肥法、施肥法、化学法等。

3、微生物复垦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和有机物的混合剂或微生物活化剂对复垦后的再生土地进行改良和熟化,以恢复土壤肥力,达到农业生产的要求。采用这种技术进行复垦,对露天剥离物、煤矸石等堆放场地不需要覆盖表土,只需经过一个植物声场周期后就能建立稳定的活性条件,第二年便可种植农作物。该方法还能使其他类型遭破坏的土壤恢复成良田,而且微生物复垦所需的材料和机具费用低,效益好。

4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管理措施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矿区土地资源,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必须明确管理制度,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规范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土地复垦中的行为,激励大家开展土地复垦的积极性,提高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的效益,建议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强化矿区破坏土地调查与土地复垦规划工作。

开展全国性的矿区破坏土地情况调查,摸清家底,并做好土地复垦规划,与矿产资源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符合自然规律、生态规律、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复垦技术,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宜建则建的复垦原则进行规划,

2、建立完善的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应对《土地复垦法》中与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宜的条款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应与《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配套实施。此外,应结合矿区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并严格实施,例如可以根据“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土地复垦,建立土地复垦专项基金,进行分级管理,专款专用,

3、多渠道筹集土地复垦资金。

应从各方面加大矿区土地复垦的资金投入,一是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采矿企业对土地复垦的责任补偿制度。而是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增加国家对矿区土地复垦的投入。三是加大地方政府的投入,政府投入资金进行土地复垦,复垦后的土地无论是作为建设用地还是建立城市公园,都能提高城市品位。

4、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工作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是一项设计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需要矿产资源学、生物学、地质学、水文学、农业等多学科综合。实践证明,只有进行深入的多学科综合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应建立多种形式的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加强学术交流,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5结论与建议

矿区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我国矿区的土地破坏问题由来已久,土地复垦研究和实践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不断地加强理论研究,并由理论升华为实践,进一步完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支持体系。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筹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专项基金,建立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奖惩制度,强化矿区管理与监督,进一步摆正复垦工作的位置,理顺复垦管理体制,确保土地复垦管理职能到位,提高全民的土地复垦及保护意识,健全管理机构的队伍,加强监管,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土地复垦专项执法活动,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日常化、经常化。在各方面的共同合作努力下,提高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建新.试论矿区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J].水土保持与应用技术,2008.(7).

[2]张杰.矿业城市(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3.

[3]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抚顺市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报告[R].2003.3

[4]燕世强,姚华军,胡小平.我国矿业破坏土地复垦问题及对策[J].中国矿业,2008.(3).

[5]潘明才.国土资源部耕保司司长就加强土地复垦管理等答记者问.国土资源部网站,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