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性和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性和效果研究

付德兰

付德兰

(山东临沂平邑县精神病医院山东平邑273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将80例半封闭的精神科病房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治疗依从性及复发性、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小于对照组,但观察组复发性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4)根据SAS及SDS评分标准,两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显著小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且其效果尤佳,应在临床上加用推广、使用。

【关键词】精神病科室;优质护理服务;精神病;可行性;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271-02

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均对疾病缺乏自知力,伴随情感、意志、行为、智能以及思维等方面的障碍,而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属于被动住院,往往存在抵触心理情绪及行为习性,接触、交流合作性较差,某些患者思想意识失常,很可能出现过激的危险行为,如自杀、侵犯他人等行为[1-2]。所以,医护工作者不仅要对患者采取合适的临床治疗手段,而且还应注意加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积极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反复多次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以确保精神疾病患者以及他人的人身安全,改善其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将优质护理服务用于精神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之中,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组对象为2011年12月至2014年8月我院精神科病房患者8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临床诊断标准。将本组入选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21~70岁,平均(42.13±5.92)岁;精神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11例,心理障碍抑郁症13例,情感性精神障碍症12例,其他精神疾病4例。观察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22~680岁,平均(42.25±6.76)岁;精神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13例,心理障碍抑郁症11例,情感性精神障碍症11例,其他精神疾病5例。经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性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具体策略包括[3]:(1)首先制定护理计划,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按照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制定一套较为完整的优质护理服务计划,使治疗环境得以优化,改善服务流程,且取得院领导及科室领导的同意与支持。分批次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定期地对优质护理文件精神进行学习与培训,加强基础护理以及强化专科特色;(2)引进且培训专业的优质护理工作人员。保持床护比为5:1,且对新进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优质护理专业培训,由高年资护理工作人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对新进人员进行指导、监督;定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培训活动,加强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在培训中补缺补漏,拓宽其理论知识水准,并对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危险行为进行严密地观察,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以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风险。(3)优化排班制度。根据“老带新”的原则与要求,新老交叉排班,弹性排班,实施组织责任制,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由高年资高职称护士担任小组且对低年资或者新进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带教,每个小组包括3-4名责任护士。每个护理小组在高年资护士的带领之下,负责10-15张床位,每位护士负责3-4位精神疾病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对每位精神疾病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严密地监测与观察,且进行生活护理、常规化护理、健康指导以及康复护理等,做好护理交接工作以及夜班巡视工作,及时发现且排除各种潜在的与显在的安全隐患,注意对高风险患者进行严密地观察。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除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类型的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1:

表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3讨论

3.1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一般而言,患者护理满意度能够比较客观地表达患者对其接受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好坏程度,所以在临床上往往作为评价优质护理服务效果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除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类型的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总得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P<0.01),该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2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的具体意义。几乎所有研究均表明,一旦针对患者的依从性措施撤除后,患者的依从性将很快降至未干预前水平。本研究对患者提供了必要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复发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且其效果尤佳,应在临床上加用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梅枝.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0):86-87.

[2]王加凤,顾志娥.精细化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与成效[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5):1817-1819.

[3]刘霞,安秀艳.不同人群优质护理观点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0,6(23):2l-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