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病因与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浅谈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病因与治疗

逄中利林盛春李娜

逄中利林盛春李娜(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口腔医院150010)

【中图分类号】R7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8-0167-01

【摘要】颞下颌关节紊乱(TMD)足指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异常、不完全,或被削弱。Costen(1934,1937)第一次将其描述,是由于改变了的颞下颌关节解剖关系与紊乱,联合咬合垂直距离丧失、后牙支持丧失,和(或)其他错牙合所引起耳颞部和(或)鼓膜部的神经刺激。症状可包括头顶和枕骨部的头痛、耳呜、耳痛、听力下降以及舌痛。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治疗

1颞下颌关节紊乱是最常见的口颌系统疾病

颞下颌关节紊乱(TMD)足指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异常、不完全,或被削弱。Costen(1934,1937)第一次将其描述,是由于改变了的颞下颌关节解剖关系与紊乱,联合咬合垂直距离丧失、后牙支持丧失,和(或)其他错牙合所引起耳颞部和(或)鼓膜部的神经刺激。症状可包括头顶和枕骨部的头痛、耳呜、耳痛、听力下降以及舌痛。

TMD并非独立的疾病,是个集合名词。由影响颞下颌关节、咀嚼肌及相关结构,并累及下颌运动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组成。根据其病因学、病理生理学及其长期性,TMD的症状具有多样性。

2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病因

几十年来,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因素作为TMD的病因。近几年来,逐渐关注于生理和心理学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TMD的病因至今还颇有争议,并未完全达成共识。根据各种因素在TMD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诱发因素、启始因素、持续因素。诱发因素包括结构性、代谢性和心理性,可增加潜在的TMD风险。启始因素即导致症状发作的因素,主要包括咀嚼系统的创伤或过度的咬合负荷。持续因素,如功能紊乱、激素水平紊乱和社会心理因素,可以联合任何诱发因素或启始因素。使病人的功能紊乱持续,疾病难以治愈。

由于TMD的病因不太清楚,所以没有任何治疗实际上能作为TMD治疗的绝对标准。

3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治疗

TMD的多因素特点需要多学科参与的复合疗法(amulti-disciplinaryteamapproach)。多学科模式包括健康宣教、自我保健、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矫正外科的治疗(牙间夹板)等。治疗的目的是减少疼痛,消除超负荷,改善功能,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其中特别强调的是,采用有利于肌骨骼系统自然恢复的保守治疗,对复杂的TMD,尤其是伴有心理因素时则应根据患者需要采取联合疗法。

3.1健康宣教与保健医师应向患者解释TMD的病因及发展,并告知患者此为良性疾病,确保患者治疗的信心,消除患者的顾虑。自我保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减少下颌功能活动使咀嚼系统休息,纠正不良习惯,进行家庭理疗等。家庭理疗包括:局部湿、热敷或冰敷,疼痛区肌肉的按摩,以及柔和的运动锻炼。

3.2行为治疗是整个社会心理治疗的一部分。行为治疗将EMG生物反馈与自我生活方式的改变相结合,这种结合比任何单个行为治疗有效。生物反馈是用一种特殊的装置去分离和鉴别某些生理参数,并提示患者改正。它用于治疗TMD的张力性头痛。催眠放松疗法是生物行为介入的一种治疗,对与精神因素有关的肌筋膜疼痛患者有效,且无不良反应,安全,可减轻患者的焦虑,降低其对疼痛的主观感觉。

3.3药物治疗很少作为TMD主要治疗手段,只是一种辅助治疗。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但并非单一的药物就可治疗所有的TMD。适宜的药物有镇痛剂、抗炎药、皮质类固醇、抗焦虑药、肌肉松弛剂、低剂量的抗抑郁病药。非阿片类镇痛剂对轻、中度的急性TMD疼痛有效。阿片类药物只能短期用于严重的急性疼痛。非类固醇抗炎药具有显著的镇痛和抗炎作用,用于炎性过程如滑膜炎或肌炎引起的TMD疼痛,但应谨慎估计消化道刺激及出血的小良反应。苯二氮卓类催眠药,常用于抗焦虑;这些药物有镇静作用,仅短期用于急性肌肉疼痛、睡眠干扰以及焦虑性患者。低剂量的三环类抗忧郁症药物可减轻慢性颌面部疼痛,对长期TMD病例,应逐渐增加剂量至3个月以上,有时可达到6个月。

近年来有报道生物神经肌肉阻滞剂-肉毒杆菌神经毒素对诊断和治疗TMD有一定的潜力及价值。

3.4物理治疗能有效治疗TMD,它有助于减轻肌肉骨骼的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正常的肌肉功能,促进组织的愈合。物理治疗包括电刺激、超声、康复训练等。康复训练包括疼痛肌的按摩、肌肉拉伸等长张力运动、指导性的开闭口运动、纠正体姿等。物理治疗可明显缓解TMD患者的下颌运动受限和下颌疼痛。

3.5矫正器治疗矫正器是指口内矫正器、咬合夹板、正畸护垫和夜磨牙骱垫。目的是为了改善牙合关系,重新分配牙合力,预防牙齿松动,抑制夜磨牙及不良习惯,恢复正常髁道,缓解咀嚼肌疼痛。但长期使用矫正器可造成咬合面或牙弓间的关系出现较大的不可逆改变。

咬合板治疗是暂时的、可逆的牿关系的改变。咬合板可用于建立稳定咬合,或于改变下颌水平和垂直位置前,评估关节和肌功能可能出现的改变。稳定性咬合板尤其适用于临床上未出现盘移位的TMD患者的治疗。

3.6牙合治疗是通过改变牙齿结构或颌骨的位置来改变输本身,是不可逆的。包括调磨及义齿修复。牙合治疗的适应证如下:①牙合干扰;②牙合创伤;③不稳定的牙合关系。如果对某些TMD牙合治疗必须进行,则应在患者的疼痛已明显减轻和运动范围显著改善后完成。进行牙合治疗前必须尽可能使上下颌关系、神经肌肉活动、社会心理状态处于稳定。

参考文献

[1]田家林,骆大富.综合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52例[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年06期.

[2]杨朝辉,刘莉,黄涛.超短波和电磁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评价[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