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合唱队指挥的角色扮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1

谈小学合唱队指挥的角色扮演

杨燕

杨燕

(绍兴县安昌镇中心小学,浙江绍兴312080)

合唱对孩子们来说,不需乐器,方便易行,便于开展集体音乐活动,借助歌唱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进而引导他们步入音乐殿堂,不失为最有效的方法。在过去的观念里,合唱指挥只不过是队员们随着指挥挥的拍子唱唱就行,通过几年的小学合唱队的工作实践,笔者觉得指挥在合唱中扮演的角色众多。

一、指挥应是一个出色的组织者

组织者就是要通过上音乐课,或者其他方式,发现有良好乐感、嗓音条件较好、对合唱感兴趣的学生,并和班主任老师及家长协调好学习、培训时间,把他们集中起来,组织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组织工作还需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培训计划,通过分阶段实施,使学生从简单的歌曲到掌握较难的歌曲。这几年,笔者就从练习简易二部练声曲—二部歌曲《小白船》—较难的二声部歌曲《小竹桥》《小鸟、小鸟》—三声部的《装扮蓝色的地球》—四声部的《七子之歌》《铃兰》等,通过这样有组织的、循序渐进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二、指挥应是一个有力的领导者

我们说一个集体要“干有目标,学有方向”,那就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合唱队就应是合唱指挥。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来培养合唱队员的纪律性、自觉性和荣誉感。比如每次合唱训练时,笔者都会提早到场,做好准备工作。

三、指挥应是一个优秀的表演者

指挥运用手指、手、肘、臂、肩、腰、头等各种部位来做一些富有含义的动作造型,而且这些动作都有强烈的律动感,都有“音符的颤动感”。一个指挥还应有丰富的脸部表情,用脸部表情的变化,把指挥对歌曲的理解、情绪的起伏变化传递给合唱队员,再传递给每一位观众。所以,平时笔者利用自己在学校时学过舞蹈这一优势,尽量使自己的指挥动作舒展、自然。也常面对镜子,反复揣摩,观察自己的脸部表情,力求到位,但也不矫枉过正,避免夸张。

四、指挥应是个咽喉、声带方面的医护者

笔者认为合唱指挥当然首先是声乐教师,而且应懂得声带、咽喉的基本构造以及一些病理。教独唱学生,教坏的可能只有一个,而合唱教坏的可是一群。所以通过学习,笔者了解了儿童变声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7岁),第二阶段(7~12岁),第三阶段(12~16岁)。小学生随着身体发育,声音会有所变化。声音训练应从变声期的早期开始,7~12岁是童声稳定期。男声和女声没有太多区别,他们的音区基本上有10度,声音位置靠后,用轻声高位的方法来演唱歌曲。如笔者用高位置混声练习:

i---|iiii|i---||噜噜噜噜噜噜

用“噜”字唱高位置的混声,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方法。还应了解因为缺少胸腔共鸣,所以童声纤细、音量小、音色个性不强,但清脆、明亮。这样笔者利用合唱的方法来解决以上童声的局限,发挥其优势,童声合唱那种纯净无瑕的声音,简单就是天籁。

五、指挥应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指导者

指导者就是要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教会别人怎样做、如何做。就合唱指挥而言就是要具备声乐、音乐常识、文学修养等专业知识。要辅导学生,在每次训练前,都应做一些详细的案头准备,对合唱总谱的阅读,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首先,进行各声部的读谱,了解各声部的难易程度,并相应解决。以《大海啊,故乡》为例,笔者觉得中声部的|005#45|115#45|1·717|……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时,笔者特意选择了一组半音练声曲1-#1-|2-#2-|3-4-|#4-5-∨|#5-6-|b7-7-|i---∨|i-7-|……|1---||,来加强学生对半音阶音程的音准概念,在真正接触作品时就能一蹴而就了。

然后缩弹,唱总谱,如唱S,弹奏T、A、B;唱A,弹奏S、T、B等,用这样的方法来感觉作品的纵向听觉色彩,以及各声部识体的对位。在学生演唱时,不可能经常去弹钢琴找音准位置,这时就可以借助缩弹唱总谱时的和声记忆去分辨,纠正学生的音准。

一个合唱指挥应对作品的歌词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去分析作品的歌词,如作品《铃兰》,应知道这是一首一段体作品,用的是“江阳”韵“旁、放、铛、晃、往”,这仿佛真有一串小叮当在耳边轻轻颤动,奠定了整首作品恬静、欢快的基调。指挥案头工作还有很多,比如曲式的分析、气口的设计、图式打法等,这里不一一叙述了。

总之,做好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合唱指挥,笔者认为首先应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然后在专业知识、理论水平上不断提高自己。更重要的是,笔者热爱小学生合唱指挥这项工作,真心希望这份纯真的“天籁”伴笔者一生。因为,假如人生有四季,这里珍藏着春天的旋律,音符点点,点点音符,播撒在蓝天、浩海、大地,歌声、笑声梦绕心田,以唤醒童年如诗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