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课教学徐庆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谈政治课教学徐庆明

徐庆明

关键词:政治教学;课堂环境;CAI辅助教学

众所周知,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趣味性少,因此,喜欢上政治课的学生几乎没有。在学生的眼里,政治就是说教,政治就是马克思老太太。如果不注意改革政治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而教师若能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地讲解,诱导学生积极投入,使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那么学生就能学得主动,学得扎实,教学的效果就好。那么,怎样才能达到积极效果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这方面的粗浅看法:

一、更新观念,以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为指导

教育指导思想决定着教学的设计,对教学起着导向的作用,教师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思想:

1.明确政治课教学是为培养“四有”人才打基础的光荣使命。只有从这样的高度认识自己的工作,才能教着“今天”,想着“明天”,提高教学的积极性。

2.要更新观念,改革教法,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愉快地获取思维方法。

3.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改变唯教师为中心的教法,为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创造条件。

二、深研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是备课和上课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只有在深研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这也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前提。

三、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只注意知识的讲解,而忽视情感的交流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师生这种情感的交流,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愉悦和谐课堂环境形成的基础。怎样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

首先,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微笑的面容、爱抚的目光、大方的仪表,会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祥的基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其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探索新知识的状态,就必须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之中,这正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创设的理想环境。

再次,建立平等、民主和友好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和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悦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教师,学生要亲其师,教师必先爱其生。热爱学生是师德的集中反映。

四、用教学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课是具有情感性、抽象性、独创性的特殊艺术。教师要善于将政治教学中的教育性和科学性,用艺术化的形式诉诸于学生,使之入心入脑。具体来讲:

第一,以开讲艺术萌发学生的求知欲。一堂好课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开讲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反射”。

第二,以点拨释疑的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导入后,只有通过点拨释疑,才能使学生在解开疑团的基础上,切实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深入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变“苦”为“乐”,增强知识的吸引力,使得学生想学、乐学、勤学。点拨的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①借势诱导,引向深入。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一般能答出一二、且思考方向正确,但认识深度不够。这时,教师应在肯定学生认识方向的基础上顺势点拨,诱导其认识走向深入,转变认识。当学生对一个问题发生错误认识时,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使学生信服,且易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如采用夸谬法,由学生认识导出明显错误的结论,学生就会幡然醒悟,转而寻找正确认识。③搭阶造梯,指点迷津。当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分析,此时,教师应善于在到达认识彼岸的路上筑上阶梯,指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启动学生思维。

第三,巧设练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识结构的过程。有效的练习可以促进它的完成。课堂练习不仅仅是对所学新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反馈,而是要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兴趣的广阔天地。教师要用练习设计的艺术粘住学生的心,使他们找到“用武之地”。政治课教学常用的练习设计方法主要有:①角色模拟法。是指联系课中的有关知识,结合现实问题创设一定的新情景,让学生模拟扮演情景中的角色,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练习方法。②知识竞赛法。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知识竞赛,或抢答或必答。

五、运用CAI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进入了课堂教学,政治课能引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相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思维接受能力,选择那些直观的,能让学生看得懂的、说得出的,学生更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避免抽象化,也能让学生更加喜欢政治。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江西省弋阳县教体局勤办

邮政编码:33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