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卢正嘉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45例行手术治疗(术中、术后死亡3例),其余42例患者治愈出院;15例行非手术治疗(死亡1例,因重度颅脑损伤、呼吸功能严重损伤),其余14例治愈出院。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快速早期明确诊断与合理治疗,可提高治愈率、有效地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治疗

腹部损伤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常合并多脏器损伤,具有隐蔽性,常危及生命,病死率可高达10%以上,早期诊断困难[1]。易受伤的脏器依次是脾、小肠、肝、肠系膜、胰腺、十二指肠[2]。因闭合性损伤病情复杂多变,诊断比较困难,易导致漏诊误诊而延误手术时机。我科于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收治60例该病患者,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17~76岁,平均43.2岁;脏器损伤情况:脾破裂31例、肝破裂3例或肝脏包膜下血肿12例、网膜及肠系膜损伤4例、十二指肠小肠破裂3例、胰腺损伤2例、腹膜后血肿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36例、撞击挤压伤10例、高处坠落伤8例、击打性伤6例;单一脏器损伤42例,复合脏器损伤18例,合并休克26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其中肋骨骨折13例、血气胸7例、颅脑损伤15例、四肢骨折骨盆骨折17例。

1.2症状与体征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痛,除少数意识障碍者外,都具有腹痛症状[3],查体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腹膜炎体征、休克症状。

1.3诊断措施有⑴腹部立位X光片表现为膈下新月形阴影,是胃肠道破裂导致腹腔出现游离气体的证据;⑵腹部B超具有无创、快速、对液体准确率高,价格便宜等优点;⑶腹部CT能高精度地判断实质器官裂伤、血肿,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判断腹腔内的出血量,提供高度可靠的腹内及腹膜后的损伤情况;⑷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尿淀粉酶、凝血功能血气分析;⑸在辅助检查中诊断性腹腔穿刺简便[4],对腹腔脏器损伤诊断帮助很大,但伤后早期假阴性率较高。腹腔灌洗术阳性率可达90%,对于判断腹腔内脏有无损伤和哪一类脏器损伤有很大帮助,腹腔灌洗术优于诊断性腹腔穿刺。

1.4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指征:脾包膜下血肿,腹痛局限在左上腹,血液动力学稳定,估计失血量在500ml以内,观察12—24小时血压无下降者,排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应严密观察腹痛的变化情况,动态观察血压,红细胞压积,如病情加重应毫不犹豫地手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同时应加强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积极抗感染治疗,控刺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2)手术治疗: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应及时剖腹探查: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手术探查。胃肠出血;积极救治休克而情况不见好转或继续恶化;膈下有游离气体;血压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甚至下降;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膈下有游离气体;腹腔穿刺吸出气体、不凝血液、胆汁或胃肠内容物;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有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肠蠕动音逐渐减弱、消失或出现明显腹胀。

2结果

6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45例行手术治疗(术中、术后死亡3例),其余42例患者治愈出院;15例行非手术治疗(死亡1例,因重度颅脑损伤、呼吸功能严重损伤),其余14例治愈出院。

3讨论

闭合性腹部损伤临床表现为腹痛,面色苍白,心慌,无力,脉搏快、弱,脉压减小,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常在受伤现场未及时抢救而死亡。我们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采取一次性行头部CT、胸部CT、全腹部CT同时检查,对需要手术的患者建立绿色通道立即手术治疗,这样为患者争取了宝贵抢救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实质脏器损伤引起的腹痛常呈持续性,一般短时间内不加重,除胰腺损伤外,由于少有化学性物质的强烈刺激,腹痛一般不剧烈,腹膜炎体征也较空腔脏器损伤轻。体征最明显处往往提示为损伤部位。空腔脏器破裂尤其是上消化道破裂时,由于有较多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强烈刺激腹膜,常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亦较重。下消化道破裂时,漏出的肠道内容物化学性刺激较轻,腹痛往往不剧烈,腹膜刺激征较轻,出现时间也较晚,常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过程。

治疗中急救是第一首要措施,无论患者是否手术,先应保障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平稳、控制脑疝,血气胸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这是救治的关键。手术时应以抢救患者的生命为主要原则,即手术应尽可能简单,以首先解决影响患者生命的问题,对暂时并不威胁患者的问题放到以后解决,过大或过复杂的手术并不能产生好的效果[5]。手术探查原则先检查肝脾膈,后检查胃肠;先处理出血性损伤,后处理穿破性损伤;先处理污染重的损伤,后处理污染较轻的损伤,先结肠回肠后空肠胃。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8-969.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0.

[3]卢绮萍,腹部损伤的诊治[J].临床外科杂志,2007,11:740-742.

[4]尤东明,潘占胜.腹腔穿刺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08,28(11):42-43.

[5]黄云平,腹部闭合性损伤74例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15(9):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