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泌尿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潜在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老年泌尿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潜在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陈晓丽

陈晓丽(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6181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行泌尿外科手术前后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泌尿外科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警、防范、干预的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与评价指标。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降低,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老年患者泌尿外科治疗后在护理中潜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严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075-02

因其生理机能及心理承受力不断衰退,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在围术期护理中存在相当的安全隐患。因此,护理工作需要更加细致、全面,具有预见性[1]。本院选取2011年2月~2012年6月在我院行泌尿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分析其手术前后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6月在我院行泌尿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年龄60~84岁,平均(67.5±7.2)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病种构成与家庭经济状况等基础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小学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复杂性肾结石、肾脏和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损伤

1.2隐患因素总结分析老年患者行泌尿外科手术前后潜在的隐患因素主要有:(1)生理因素老年患者因生理与心理发生退行性变化,导致患者机体与心理对手术的承受能力下降,突出表现为术前焦虑、恐慌或抵触,患者术前睡眠障碍,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血压、血糖升高,从而对手术的实施与效果可能产生不良影响。(2)疾病与药物的影响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心脑血管或慢性疾病,平时经常服用多种药物,因而与手术可能产生相互的不利影响。且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异性差,症状不典型,如观察病情不仔细,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3)管道因素泌尿外科患者因手术需要常留置多种管道,如持续膀胱冲洗、膀胱造瘘管、肾造瘘管、留置导尿管等,患者改变体位常发生管道脱落、受压、扭曲,造成引流不畅,部分患者因留置导管的刺激而产生无意识反射性对抗,也可发生管道脱落,严重者可造成大出血。(4)护士因素:①技术因素:专科护理技能不过硬,如静脉穿刺技术不娴熟,导致穿刺失败或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②工作态度不严谨,欠缺慎独精神,随意简化操作流程或不遵守规章制度,“三查七对”未落实或者流于形式化。③感染干预意识淡薄,护理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医源性感染。(5)管理因素:管理措施或监控力度不足,在环节过程中引发人为的疏忽,最终导致不安全的后果[2]。

1.3干预措施(1)强化术前心理护理与干预在手术前访视病人,详细了解病情,对患者采取系统的护理措施,如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倾听患者倾述,缓解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树立面对手术的勇气,以较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通知医生给予镇静药。(2)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在长期医疗护理实践中总结形成的宝贵积淀,是规范护理行为的准则,是护理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严格落实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级护理制度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制度,一切护理操作必须按照常规、制度实施。(3)加强重点环节和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建立重点护理环节和对象的安全措施,包括输血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危重病人的安全管理、大手术病人转运交接等,加强重点护理环节的过程及终末质量的全程监控,确保护理安全;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做到定位放置,定时消毒,定期检测、维护和保养,保证处于随时可以启用状态。(4)加强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及专科业务素质培训对各种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和归类,明确风险发生的原因和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护士理论、操作及沟通能力的培训,提高专科技能。(5)注重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优化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注重人力搭配,倡导和培养护士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补充、相互监督,弥补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或漏洞,防范护理差错。(6)规范术后一般护理工作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留意患者排尿情况,观察有无排尿不畅或者血尿;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妥善固定尿管及引流袋低于尿路引流部位,保持尿道口清洁,尿道口护理每日早晚各1次;做好疼痛护理工作,对不能应对的突发情况应当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处理;(7)出院指导出院后1个月内防止便秘,多食水果、蔬菜;注意排尿情况,如有尿线变细,排尿费力应及时就诊;每日饮水1500~2000ml,上午多饮,下午少饮,以免夜尿增多,影响睡眠;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利疾病康复。

1.4评价方法对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缺陷、患者满意情况等客观指标进行效果评价。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组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有意识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提高了护理风险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分析护理风险,提出并采取可行的防范措施,明显地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护理评价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安全质量与评价指标比较如表2所示。

表2组患者护理安全质量与评价指标比较

3讨论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医疗、护理风险客观存在。其中护理安全问题通常分为两类[4]:一类为危及患者生命的技术性安全,如设备、技术或经验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另一类为危及患者的非技术安全,主要涉及护理责任,包括各种不当护理条件或环境影响引发的各种问题。

护理干预指为达到某种诊疗、护理结果,由护士负责进行的诊疗活动过程中的单一行为,其目标是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舒适度。护理安全干预涉及到机构、人员、分工、制度、方法、程序等要素,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要素,方能持续改进护理安全。因此,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护理中,要重视风险管理与前馈控制应用,把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转变为护理安全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控制。这种超前的风险管理模式,比消极的事后处理更科学、更全面[5]。因此,全面更新护理理念,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增长执业技能,抓好环节质量,促使护理终末安全落到实处,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减少和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本研究构建的干预机制包括建立护理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护理安全意识建设、加强重点环节和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注重团队协助与沟通交流、优化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等,基本涵盖了护理干预的主要要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缺陷发生率显著降低。

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努力构建优质、安全、高效、协同、和谐的临床护理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曹群朵.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危机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1):1663-1664.

[2]苏红琼.泌尿系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4):82-83.

[4]盛莉,白玉梅,张君睿等.老年泌尿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1):47-48.

[5]刘玉英,白松,邵建林等.老年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08(5):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