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陕西省冬学运动及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陕西省冬学运动及启示

张洁非

鲁东大学

摘要:冬学是中国农村冬季农闲时一种传统的组织学习形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把冬学发展成为农民扫盲教育和政治动员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新的国情,在继承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陕西省继续利用冬学这种形式继续进行农民教育,使其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农民的主要形式。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野来考察这场运动,其蕴含的教育教学方法、动员机制与坚持群众路线等经验对当前农村各项工作尤其是文化工作的推进与落实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陕西省;冬学运动;农村

“中国有百分之八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个里面,最大多数是农民。”早在一九二七年的《湖南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就曾犀利指出并持续关注中国农民的教育问题。一九四九年之前的陕西,国统区与陕甘宁边区共存,陕南、关中、陕北地区情况差异巨大,省情极为复杂。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问题,在继承陕甘宁边区冬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教育部、陕甘宁边区政府、陕西省文教厅等机构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陕西省利用冬学这种形式继续进行教育农民文化教育和政治动员,它对农村社会生活和农民生活习惯及其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新中国的建设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延安时期陕西省的冬学运动

冬学运动,直面普通的农民群众。当时陕甘宁边区民众的文化水平总体上十分落后。据边区的教育厅的估计,“文盲占边区人口的90%以上”[1]。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以及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动员民众、武装民众,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亟待实现的。冬学是重要的实现路径:第一,课程设置方面。在陕甘宁边区最初开办的冬学中,课程大致设置成军事、政治、文化三种。其中以政治课和文化课为主要课程。“特别地区只上政治课,外加读报及根据地重要建设的法令、政策。识字在政治课中附带进行”[2]。在政治课程中,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知识与党的政策理论等,具体的如讲述在抗日战争中谁在进行真正的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内容。[3]第二,教材使用方面。全面抗战初始时期,教材有新文字教材和汉字教材两种,课本都由教育部发给,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最终使用哪一种教材。有的地方,政治教材是随时根据斗争形势来编印的,并且多根据当时当地群众的需要编写补充教材,在教材实在十分缺乏的地区,还可以以老百姓熟悉的内容作为教材,如陕北的秧歌、信天游等。第三,教学方法方面。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用单式编制复制式教学的方式进行,并多用启发(问答)、练习(使学生完全懂得)等教学方法。”大致总结为对比性的教学方法、群众路线的教学方法和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等。冬学在组织方法上也是十分灵活多种的,有新文字冬学、汉字冬学和私立冬学等,随着抗战形势逐渐转变的需要,还要试办干部冬学。冬学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是多方面的,取得的成就也是十分突出的。在抗日战争特殊时期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学说等都颇有成效的为普通民众所理解与接受。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省的冬学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在《关于开展一九四九年冬学工作的指示》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区十余年来的经验证明,农村冬学运动是团结教育广大农民的有力武器之一。解放区的冬学不但进行了农村识字教育,而且与人民政府当时当地的具体工作相结合,曾经大大地帮助了提高农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从而有效地服务于八年的抗口战争,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这种适应广大群众需要的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着的教育方式,今后应当在全国农村中普遍推行。”据《人民日报》记载,指示发布后不久,曾有开展冬学运动经验的陕西省也接连发布《陕西省一九四九年冬学总结》、《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今年冬学工作的指示》、《陕西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冬学补充指示》等文件,动员陕西各地开展冬学运动。

新中国成立时,陕南还没有解放、商洛分区刚解放不久,陕西省内一方面包含开展冬学经验比较丰富的陕北老区,一方面又有解放不久和尚未解放的地区,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建设这项中心工作主要依靠的是工人和农民,但陕西的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远远不够。基于延安时期的冬学动员经验,以及教育部、陕甘宁边区政府、陕西省文教厅等机构的领导和部署,陕西省开展了与抗战时期诉求不同的冬学运动。首先,课程和教材方面。冬学课程成人班为国语,农人采用识字课本,店员采用工人课本,妇女班采用《文化课本》,儿童版采用初小学国语读本,政治教材为《减租减息条例》、《三反政策》、成立农会等,以及群众日报登载的通俗教材,和时事报告,另有唱歌、珠算、并有部分学校增加应用文,如写信,写契约,单据,对联等,以适应农民需求。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新区教师缺乏成人教育经验,往往采用旧式儿童教学法,所收效果较小,部分地区对成人教育有些创造,先以学文化为主,思想教育为辅,然后以思想教育为主,识字为辅,开首让学生认识自己“姓名”、“村名”和日用农具“锄、镰”等字,便立刻收到学习效果,然后教政治教材,和文化课本,引起学员学习兴趣,进而增进学习效果。最后,教学内容进一步与中心工作密切结合。如:“关中今冬中心工作是土改,在发动群众阶段,应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宣传土改的意义,在群众已经发动起来之后,就应该讲解怎样和地主进行说理斗争,讲解怎样分阶段,土改已经完成后,就应该宣传生产发家和劳动互助,这样来使政策教育与群众运动的发展情形密切的结合起来。”[4]陕西省在老区的基础上结合中心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冬学工作,对陕西省农民教育和建国初期各项建设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最终,由于农民的进一步学习的要求与巩固冬学已取得的成绩,季节性的冬学转为经常性的民校。

三、结语

比较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省的冬学运动,从形式来讲,主要都是文化教育和政治教育两部分。从作用上讲,它们都是通过文化教育来识字和扫盲;通过政治教育来灌输思想、重塑意识形态、组织和发动群众完成中心工作。教学的具体内容,随着历史背景和中心工作的变化而有调整,延安时期冬学所围绕的中心工作是“抗战解放”,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冬学以“生产建设”为中心。陕西省冬学运动配合中共在各个阶段的中心任务进行宣传、教育,充分做到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结合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展开,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终变成民众的实际行动,成为释疑解惑的理论武器、民众的行动指南。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步入深水期,对陕西省的冬学运动的创造性成果进行总结和运用,学习冬学运动中因时因地创新的教学方法,继承中国共产党克服重重困难争取实效的办学精神与群众动员机制,对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与政治素质、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国建成文化强国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解放日报[N].1942-11-15.

[3]战时教育[N].1938-4-25.

[4]陕西政报[N].1950-11.

作者简介:张洁非(1995-),女,陕西省咸阳市人,汉族,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