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干预机制在临床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安全干预机制在临床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谢贵芹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室214000

【摘要】目的:对安全干预机制在临床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在我院2013年9月-2016年9月临床手术室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患者临床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安全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安全干预,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对比显著P<0.05;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偏高,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安全干预机制在临床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安全干预;临床手术室;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7-131-02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也是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地方,手术室中的人员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环境比较特殊,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因此所面临的风险也大于其他科室[1]。为了维持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确保患者在手术室内的身心安全与护理质量,手术室采用针对性安全干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近几年来的医疗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对于医院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手术室内的工作人员量与压力不断增加,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都是非常不利的,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采取针对性安全干预管理措施,取得的效果较为满意,下面我们将具体阐述分析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其中男130例,女70例,病例的年龄都在24—85岁之间。另外患者的文化程度分布如下:初中及以下有40例,高中70例,高中以上的有9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以及文化程度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1.2安全干预方法

对所选的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地分析,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安全干预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安全干预措施,下面我们就具体来分析下针对性安全管理措施的内容与方法。1、首先是识别护理风险,护理风险的识别需要植根于护理实际工作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安全干预与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掌握各种防范风险的方法,开展相关的工作、护理安全隐患的排查,需要对以前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积累总结经验教训,对现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明确并能够识别出来。2、其次就是明确护理安全干预责任,指派专人对护理安全工作进行负责,及时了解掌握护理风险的管理信息。另外手术室还要定期地召开会议,在会议上,将近期来医院手术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经验教训,之后提出制定针对性措施,实时监控护理质量。对于那些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应该报告上级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3、做好手术室信息安全反馈工作,手术室中如果发生意外事件,经常性伴随出现还会有手术室内医疗物品清点不清楚、临时手术机械的增加等突发事件都会影响手术的风险,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手术室工作人员在进行交班时,一定要将相关的问题及时准确地汇报、分析[2]。4、增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护理知识与技能,医院的手术室应该对每位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对其学习知识技能进行考核,医院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时,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要及时地进行知识更新,对新设备新技术可能存在的风险有一个了解,对已经出现的差错进行深刻地检讨以及讨论分析,最终掌握安全管理的知识与技能。5、建立完善的安全护理监督机制,手术室内的安全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高、不确定性强等特点,风险出现会比较突然,因此需要事先预估到各种风险出现的情况与几率,对各种风险进行分析,从而在面对真正的风险时,能够识别、衡量与处理,将手术室内安全干预管理措施的成功经验推广开来,提高护理质量。

1.3指标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安全护理质量主要采用的是制定好的护理干预质量评分表,表格内容信息包括:信息反馈、手术室内的管理以及护理人员素质等等,护理安全质量总分为100分,患者分数越高,说明护理安全质量越好。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级别。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研究采用专业医学统计软件SPSS1.0处理分析数据资料,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的数据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的数据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组间数据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安全干预管理措施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安全质量得分为(92.3±3.8)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安全质量得分为(65.5±4.5)分,组间比较差异大,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讨论

外科手术难度与复杂性都很大,手术持续时间也很长,因此手术室内的要医生与护士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不仅容易出现差错,也容易患上一些身心方面的疾病,护士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经常性地传递一些尖锐的工具,很容易被刺伤,进而出现血液感染疾病。手术室内的器械、设备、医学药品都会给护理人员以及医生带来伤害[3]。另外在手术中,一些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则很可能就给错药品或者是输错液体,甚至将一些遗失物品如纱布等遗留在患者的身体内[4]。护士的手术器械、工具准备不充分时,也容易延误手术,错过最佳的手术时间。患者对于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手术室内的护士数量也明显增多,但是这些护士年龄小、经验不足,对手术设备不熟悉,很容易出现失误,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5-7]。本次实验研究中旨在探讨针对性安全干预管理措施对于患者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针对性安全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护理质量,患者的满意率也比较高(93.0%),明显好于采用常规安全干预管理措施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0.0%。由此可见针对性安全干预在临床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手术室采取针对性安全干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安全隐患,增强患者的满意度,手术室实施针对性安全干预对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值得使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郑灵.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66-67.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1.28.035.

[2]郑容斌,邓瑞文,周艳红等.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15):2378-2379.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3.15.083.

[3]张小萍.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3):69-69.DOI:10.3969/j.issn.1674-6805.2012.23.048.

[4]肖群艳.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与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5):279-281.DOI:10.3969/j.issn.1002-1108.2013.05.0151.

[5]裴颖.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3):7368.DOI:10.3969/j.issn.1004-0412.2012.33.184.

[6]陈佩.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医药与保健,2015,(10):172-173.

[7]路桂梅.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8):171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