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写作的热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3

唤醒写作的热情

苏淑华

作文是语文教学很重要一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初中生对作文兴趣不高,很多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塞责,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我认为应该从写作心理的层面来唤醒学生的写作热情,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下面是笔者的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请教于大家。

一、激发写作冲动

1.厚积薄发,不吐不快。

缺乏写作素材往往是制约学生写作的瓶颈。让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鲜活的素材,使他们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开始。

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着。而当代初中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须每天阅读,获取和博贮信息,造成一种势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获得了信息,有了素材,便不难成文,同时,教师对典型文章的分析讲解也可诱发学生的写作情绪。学生从范文的人物形象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熟人;从范文的事与理会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从范文的轻朽构思来设计自己文章的框架。

自进入初一以后,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一本《读书札记》,把平时读书的感受、体会记录下来或者把好的文章抄录下来,每周抽查一次。每个学期,我都有意识的组织两三个读书专题。当学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便以“走近鲁迅”为读书专题,让大家读《朝花夕拾》,然后进行演讲。前几年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非常流行,我便以“与余秋雨亲密接触”为专题组织学生阅读《文化苦旅》等书。上海中学生韩寒的作品《三重门》、《零下一度》在中学生中引起较大反映,后来韩寒反而辍学写作。“寒流”直下,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我又以“我看韩寒”为专题,试图从文化的角度来诠注这种现象……这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专题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提升了语文欣赏水来,积累了写作素材。从多方面受到启发,学生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将自己的感受倾之于笔端。

2.以我为主,写“放胆文”。

学生生活经历有限,生活空间相对狭小,写作文往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我为主”,即在作文训练中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紧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学生熟悉的事为基本内容,在作文选材、立意等方面,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可以发挥想象的氛围,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学生无话可说的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能力尚可,而写起作文来却苦于无从下手,这除了书面表达能力欠缺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文时顾忌太多。“事件要有意义,观点要正确”往往成为教师的口头禅。学生只好牵强附会,讲空话,讲假话,因而也就失去了作文兴趣。“以我为主”的另一层意思就是鼓励学生说真话,畅所欲言。对作文中涉及的一些消极东西,教师应加以引导,不应因此一棒打死。

“以我为主”,这一原则的核心是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或有话难说的问题,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作文在卷面上只有60分,但作文水平的高低往往影响到阅读题和语言表述题的发挥,因此,我们称作文为“半壁江山”。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我要求学生写“放胆文”,只要在话题范围之内可放开写——空中的,地下的,古代的,未来的都可以,文体不限,结构不拘。用清人王筠的话说就是“作文必须放,放之如野马,踢跳咆嗥,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之矣。此时加以衔辔,必俯首乐从”。此说,虽有偏颇之处,但的确值得借鉴。而到了初三第二学期之后才注重内容贴近生活,结构规范,情感真挚,注意创新,特别是对一些思维活跃,写作有时会“走火入魔”的学生更要“加以衔辔”。

3.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作文命题重在捕捉学生的情感火花。初中生内心世界是异常丰富的,如果我们命题时,从学生喜怒哀乐中捕捉情感的火花,让他们写自己所知所感所想所愿的事情,就能为其创设积极作文的氛围,学生就可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命题所规定的情境中去。命好作文题目至关重要。每次作文,我或许命两三个题目,或许只给范围。内容既关注社会,贴近生活,注意中考作文的动向,又让学生有话可说,并通过点评达到互动,共享。这样就可以使作文内容在短时间里覆盖学习、生活中方方面,并争取三年中涵盖中考的所有范围,丰富同学们的思想内涵。具体做法:一是题目要松绑。在一定范围内,我把作文要求及目标确定好后,给学生命几个题目或鼓励学生自己拟题,甚至可以尝试在定出大范围之后——如记人或记事,把其它大权全部下放。当然,要提供适当的材料。二是对结构安排中的伏笔,照应,承转启合等技巧性的东西也不应强加给学生,刻意追求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对学生反而有害。三是对主题的要求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拔高,更不提倡上纲上线。四是对语言的锤炼要循序渐进,不能赶鸭子上架。在此基础上,当学生的兴趣培养出来后,再逐步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去粗取精,加工提炼,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二、增强写作信心

1.肯定与鼓励。

赏识鼓励,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希望是人们奋斗的原动力。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的承认和肯定。教师对学生写作文的要求不宜过多、过高。面对学生幼稚的习作,教师要尽量发现其闪光点,以正面肯定、鼓励为主,不求全责备,不扼杀学生创造的火花。批改学生作文时,坚持“多做少改,寻找闪光点”的原则,用赏识的眼光去寻找学生作文中的“亮点”,细心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指出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作文的自信心。比如,“如此作文,岂愁高分”、“以作文为载体,放飞你的思想,倾诉你的情感,岂不乐乎”、“作文是半壁江山,守住作文就是守住语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文素质的高低是影响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关键”、“拥抱语文,拥抱生活,拥抱人生”等评语,就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2.真实与自然。

调动真情实感,激发写作欲望,促使自然流露。哲人云“愤怒出诗人”,意为真情实感和表达愿望可以产生艺术天才。杰出的作家是这样,中学生亦然。因为感情和欲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只要有了真情实感,就会激起血液循环的亢奋,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内形成一个优势的兴奋中心,从而使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于是头脑中储存的许许多多的人、事、物、景以及妙词佳句都会纷纷涌现出来,并有形诸笔端的迫切感,这时就易成文,且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感染力强的好文章。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及时加以引导,促其构思成文。

3.相似与吸引。

人们一般都比较倾向于那些和自己比较相似的人。相同经历、相同兴趣、相同价值取向,人会在同类中找到归属感,个体和个体之间经过感情的契合也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较大的精神内聚力和行为一致性。

就学习环境而言,同年级、同班,甚至同一文学社团里厮磨切磋而终于形成的独特氛围。就成长轨迹而言,他们都几经锤炼,学有初成。就阅读层次而言,他们都极注重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推崇散文精品,尤其注重纵向地、历史地阅读中外散文大家的名作,并以此涵养兴味,提高文学素养。就阅读方式而言,他们都希望同居一室,把玩作品,反对闭门造书,独学无友;他们都希望能养成静谧安详的读书心境,他们既能赏析美文,评藻吟味,又能通过对文章整体观照,做到心物感应,知人知己。就写作习惯而言,他们大都坚持每周一篇随笔或即兴作文,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竞赛活动。大量显示着生活原生姿态的材料,伴随着学生们独特的情感体验,无不显示着相互而亲切的人生哲理。文章完成后,他们又喜欢交流阅读,常常是三三两两,评评议议,如吐肺腑,如诉心语。

三、享受写作乐趣

1.满足情感的愉悦。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需要在良好的情境中进行。从某种视角来说,学生群体是一个“情感磁场”。种种和谐愉悦的情感体验像磁石吸针般地吸引着学生们的忘我投入。群体成员所崇敬的教师再来个“未成曲调先有情”,则必然能产生诸多微妙的情感效应,也必能构筑起一种颇具诱惑力的“召唤结构”。

《论语》里曾如此描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与弟子的求学活动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愉快的审美体验。试想,师生一堂,群居修文;远方来朋,其乐无穷。这研文修学的境界和古风,真是潇洒透脱,风流倜傥!又曾见史载,颇具文采的南唐中宗李王景,常与儒雅风流的词臣谈论诗词之作,君臣之间,唯词而悦。这种君臣比座,把玩藻文的愉悦场景,终竟蔚成了南唐时期的文化氛围。当文学社的指导教师在“周末约会”,与同学们专注地投入文学的那一方空空间时,能不使同学们在文学的芳草地里感受到老师的一脉心香吗?感情的契合,彼此的亲近,终于打破了写作神秘感,唤醒并激活了停留在学生的潜意识中的写作激情,满足情感的需求。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悦之者。”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兴趣爱好终于构成了和谐的情感动因。学生们也正是在自己的群体中才真正找到了这种感觉。他们常常聚在一起,谈时文,赏佳作,读理论,写文章,切磋磨砺,其乐融融。

2.享受成功的快乐。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屡次失败,就会出现害怕心理、产生厌恶情绪,丧失自信心,长此下去,学生还会表现出逃避,甚至反抗行为。成功教育告诉我们“成功是成功之母”,那么,我们怎样为学生拓宽习作发表的的渠道,满足学生的成功需求,促使每个学生主动内化习作要求,增强写作自信,享受写作乐趣,逐步形成自我增值的再生能力呢?

组织学生各种作文竞赛活动,并且力争获奖。利用竞赛主办单位的权威性、竞赛活动的高等级性、竞赛舆论的社会性刺激学生写作的热情。

在博客网页上发表作品。由于网上发表作文比在报刊公开正式发表难度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达网络发表自己的文章,达到“奇文共欣赏”。如:通过电子邮件传送给亲朋好友,先睹为快;通过老师或学生的个人网站上传作文,在学校或者一些大的语文网站发表作文,这就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发表文章的机会,使学生尝到成功的欢乐。

在校报和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当教师发现学生中的作文有一定的品位,要迅速指导修改,在确认到达发表质量后推荐给有关报刊。一旦发表,给学生带来的精神愉快是不可估量的。同时学生的成功作文要复印给全班同学学习,甚至张贴在学校的橱窗里展览,在家长会上一定要点名表扬,一定要让家长知道这件事,让家长也享受到儿女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