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刀沙泵站新增反向排涝功能的作用与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浅谈大刀沙泵站新增反向排涝功能的作用与意义

周赵

浙江省杭州市闲林水库管理处310000

前言

杭州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浙江省省会,国际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城区位于钱塘江南北岸,北岸包括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余杭区,南岸包括滨江区、萧山区和富阳区。杭州山水秀丽,天开图画,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胜古迹别具特色,被誉为“人间天堂”,已形成以旅游业、交通机械、建筑业、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杭州市又是浙江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信息和旅游中心,全市集聚了全省三分之二强的大中型企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省会城市位居前列,已提出巩固环境模范城市,迈向国际生态城市的城市建设目标。

但随着杭州城西地区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防洪问题日显重要:一方面原来的农村低标准防洪条件不能满足城市高标准防洪要求,水利工程建设应按新的标准与城市化同步实施到位;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中因下垫面抬高后,大量农田、池塘变成了高地或硬地,有的开发建设项目甚至改变了自然水系,减少了原本可以短期滞蓄洪水、向地下渗水的条件等等,减弱或破坏了原有的防洪条件。近几年,城西留下街道、西溪湿地都发生过内涝灾害,城西区内已采取了工程措施对内涝进行改善,但城西地区总体排涝出路不足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函待解决。

此外,2008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沿钱塘江两岸打造“十大新城”促进沿江开发战略实施的发展理念后,之江地区迎来了从“建区”到“造城”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和之江地区区域功能定位和保护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在上述背景下,为一定程度减缓城西地区(主要是留下区域)以及之江地区(主要是上泗区域)内涝风险,改善涝水外排条件,有关部门先后提出通过大刀沙泵站反向排涝的设想。

为此,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年10月编制了《杭州市珊瑚沙引水入城工程反向排涝初步可行性研究专题》,专题设想将引水入城隧洞作为反向排涝隧洞,侧重研究的是增加城西地区、尤其是留下地区涝水外排出路,但未深入研究引水入城反向排涝能力和相应工程措施。

一、工程概况

大刀沙泵站工程位于西湖区转塘镇龙心村、龙王沙村境内,紧邻杭州市引水入城工程沉沙调节池北侧和钱塘江堤后。

2008年12月开始建设,设计取水流量26m3/s,共布置4台型号为1800HDC-10.5型导叶式混流泵,总装机容量4320kW,单台水泵额定流量Q=6.5m3/s,额定扬程H=10.5m。原工程任务一是将符合饮用水标准的钱塘江水抽入珊瑚沙水库蓄淡抗咸,二是遇突发事故或咸潮入侵,将闲林水库放入沉沙调节池之水加压送至珊瑚沙水库。

2010年钱塘江水位较低导致引水入城工程配水流量不足,2010年9月提出通过大刀沙泵站加压提升沉沙调节池水位,从而使钱塘江低水位时也能配水,大刀沙泵站又增加了配水功能,目前已运行。

二、工程建设必要性

大刀沙泵站新增排涝功能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保障民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区域现状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防洪除涝问题。而防洪除涝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必须优先解决。防洪除涝问题得不到解决,影响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后果严重。

(2)保护区域免遭洪涝侵袭是当务之急

近几年来,城西小和山高教园区、西溪湿地公园、未来科技城等一批项目的建成以及上泗地区的迅速发展使得该区域在杭州市的政治经济地位愈显突出和重要,保障该区域免遭洪涝侵袭,已成为当务之急。

(3)城西内涝寻找外排出路的需要

城西内涝外排出路不足已是公认的排涝难题,多次发生内涝灾害,而利用现有大刀沙泵站新增排涝功能后,可以使城西内涝外排入江增加一条排涝出路,难能宝贵。

(4)上泗地区提升排涝能力的需要

上泗地区向钱塘江排水能力较低,排涝装机容量不足,大刀沙泵站新增排涝功能后,上泗地区可以通过现状通道排入引水入城箱涵,从而涝水排入钱塘江,提升强排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城西寻找内涝外排出路的宝贵通道,作为上泗地区提升排涝能力的措施,利用现状泵站新增排涝功能便可缓解城西以及上泗地区13m3/s~26m3/s的排涝流量,排涝效益显著,作用明显。为适应杭州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民生和区域免遭洪涝侵袭的需要,本工程建设非常必要,应当尽早实施,尽早发挥效益。

三、经济评价

3.1国民经济评价

本工程属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具有社会公益性和经济等综合效益,而且它的效益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呈同步增长。

3.1.1社会效益

防汛安全是一个地区的基本的安全保障之一,工程建设后将完善区域防汛安全保障体系,为区域建设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本工程为大刀沙泵站新增排涝功能,排涝扬程低于原取水抗咸的扬程,其规模取决于现状泵站的流量,因此设计排涝流量为26m3/s,近期实际排涝流量为13m3/s,待城西和上泗地区反向排涝工程实施后,可发挥排涝流量为26m3/s,工程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城西以及上泗地区排涝压力,有利于完善区域防汛安全保障体系。

3.1.2经济效益

新增除涝工程的经济效益,与其他工程的经济效益计算不同,它不是直接创造财富,而是把因修建除涝工程而减少的洪灾损失作为效益。本工程经济效益难以直接定量分析,因此不再进行量化指标的经济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3.2经济评价结论

本工程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没有财务收入,根据规范规定,不作财务评价。根据经济评价准则,项目的取舍应取决于国民经济评价(尤其是公益性项目),本工程从国民经济角度上可行,社会效益显著,排涝作用明显,为适应杭州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民生和区域免遭洪涝侵袭的需要,本工程建设非常必要,应当尽早实施,尽早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