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颅脑外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

夏明

夏明(沭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沭阳2236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脑外科术后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好发于左下肢,最快24h,以7-15天发生最多。术后并发DVT,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严重者甚至还会致残,发生肺梗死而危及生命,因此DVT愈来愈受到脑外科医护人员的重视。早期下床活动能有效预防DVT发生,而手术应激、术后长期昏迷、输液及各种引流管道的存在常限制患者活动。我科通过对脑外伤术后并发DVT的患者实行有效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患者,年龄32~67岁,平均45岁。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静脉造影确诊。其中20例临床治愈,2例失访。

1.2病因分析:术中出血、术后长期卧床、下肢活动减少均导致血流缓慢,术后人体自身凝血机制加强,血栓更易在静脉瓣膜尖部以及肌肉静脉窦形成,从而引发DVT的形成。

1.3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疼痛、肿胀、增粗、皮肤苍白、浅静脉扩张、肢体温度变低、体温上升、肢体活动受限、全身不适等。

2结果

除1例左下肢深静脉多发血栓病人转普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均非手术疗法,取得满意疗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疼痛、肿胀逐渐消失,经彩超检查显示侧支循环建立良好,治疗时间7~25天,无肺栓塞、新血栓形成以及远期肺功能不全。

3预防措施

1856年Vircho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为: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血管内膜损伤,至今仍被世人所公认[1]。本科根据此三大因素预防性地提出了有效的护理措施。详尽了解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全身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心血管慢性疾病,预防性的从患者饮食、肢体活动、静脉保护、抗凝溶栓治疗、病情观察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4讨论

DVT是神经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内有学者报道术后DVT的发生率约2.6%,在其中3%患者可导致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2]。神经外科病人DVT的形成因素总结如下:1、高龄患者:易合并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三高疾病,且术后长期卧床,血流缓慢,血小板粘附聚集,启动凝血机制,致形成血栓[3]。2、血液高凝状态:神经外科术后经常降颅压脱水以及促凝血药物治疗,易致血液浓缩和促进血栓形成。

针对颅脑术后DVT的形成因素,总结我科多年的神经外科护理经验,主要应注意一下几点:①心理饮食护理:通过对DVT的科学宣讲解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使其能更好的配合治疗与护理。禁酒禁烟,予高蛋白高纤维以及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每日保证充足饮水量,防止便秘后用力排便导致的腹压增高,以免影响下肢深静脉血回流。②早期密切观察、防止静脉损伤:对有刺激性的,高渗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滴注,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认真对比患者双下肢皮肤温度,肤色,感觉障碍和肿胀程度,必要时对比双下肢周径。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静脉穿刺,穿刺处如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表现,应立即重建静脉通道,避免加压输注,以防静脉内皮损伤[4],并每日用硫酸镁纱布热敷穿刺处2次,以防浅静脉炎的发生。③患肢护理:保持下肢外展15°-20°,抬高患肢20°-30°,以利于下肢血液回流。保持患肢制动,禁止按摩,特别是DVT发病1—2周内最不稳定,防止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口服阿司匹林抗凝治疗。恢复期可适当下床活动,应循序渐进,不可过度,避免久站,应用合适的弹力袜能促进深静脉回流,减轻症状,防止外伤、注意患肢保暖,休息时应抬高患肢。

参考文献

[1]童玛玲.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12):637-638.

[2]侯黎莉.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8,14(3):327-329.

[3]姜红.神经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护理[J].实用新医学,2007,8(6):56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