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刘洁

山东省职业病医院山东济南250062

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化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以及抑郁情况进行比对。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照护理前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使护理效果得到提升,且能够使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护理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慢性阻塞性肺病;应用效果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来说,其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范畴内,多发于老年患者身上,且发病率较高,具有一定致死的风险,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该病症易反复,且患者极易产生心肺等器官的各种并发症[1]。由此可见,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只有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服务,才会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探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年龄分布在56-79岁之间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其中,常规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病程在2-19年;实验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病程在3-18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化护理干预,即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基本指标进行测量。给予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长年受疾病的困扰,心理压力比较大,极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此时,患者并不能良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其次,健康教育;该病症的发病患者为老年人居多,其记忆力相对较差[2]。因此,护理人员在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的时候,应该尽量使用简要的语言或图画,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

再次,生活护理;由于很多因素都会导致该病症的发作,致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因此,护理人员要制定良好的护理方案,干预患者的饮食,加强患者的运动量,使患者的免疫力以及肺功能得到提升。

最后,呼吸功能的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引导患者通过缩唇、腹式等呼吸方式进行呼吸操的训练,进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1.3评分标准

治疗前后,分别让两组患者使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试心理状况,根据患者得分的高低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其中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的不良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照护理前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如下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对比

3.讨论

伴随着我国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也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3]。该病症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不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为其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所以,医院不仅要努力探究如何有效治疗该病症,同时更应该对患者开展优质的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主要从心理、健康、生活以及呼吸等几方面为患者实施人性化的优质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确保工作能够和患者以及社会相贴合,并建立护理人员的良好形象,进而为患者提供任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照护理前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使护理效果得到提升,且能够使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护理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羽玲.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250.

[2]曹淑芬.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国社区医师,2014,30(21):159-160.

[3]金艳,郑则广.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