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型护理模式对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参与型护理模式对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

刘丽琼

百色市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目的:分析参与性护理模式应用于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收治86例的鼻咽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对照组行常规的预防皮肤损伤的护理,对观察组行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皮肤损伤的程度。结果:对照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与观察组相比,前者明显低于后者,二者对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咽癌患者行参与型护理能够有效的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参与型护理模式;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效果观察

前言

鼻咽癌放疗过程中,皮肤损伤是比较常见的急性副反应。随着放射剂量的不断增加,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再加上颈部皮肤褶皱比较多,容易发生摩擦,从而造成不同级别的皮肤损伤[1]。因此,在治疗后还应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确保放疗顺利进行。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收治的86例鼻咽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上行参与型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的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鼻咽癌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8.25±6.32)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15例,小学以上38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6.52±3.42)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10例,小学以上3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差异不明显,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方法,其中包括皮肤护理、遵医用药、心理护理等基础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性加入参与型护理方法,该护理方法是一个由护-患从始至终的护理过程,以患者为护理的基础,且要求患者参与制定护理过程,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1)对患者放疗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充分了解患者的社会经历、职业、病情知情程度等,并与患者共同制定针对性的放疗护理计划,让患者了解放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皮肤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2];(2)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每天要自觉检测自身放射部位皮肤变化情况,且要求患者在放疗前2h及放疗后30min涂抹皮肤保护剂保护皮肤;(3)给予患者天天自我护理的登记本,记录每天皮肤的变化,如是否瘙痒、红肿等,同时记录下是否按照要求清洗皮肤,是否运用清洁剂等等;(4)护理人员每天检查患者的记录情况,并且针对性的解答患者的疑问,及时纠正他们不良的护理方法;(5)定期(最好是每周)集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尽量让一些自我护理效果比较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互相交流自我护理的经验,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积极性[3-5]。

1.3观察指标[6]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皮肤损伤的程度。根据RTOD/EORTC急性放射损伤的分级标准,可将皮肤损伤划分为五级。其中:0级:无变化;I级:出汗明显较少,出现点或片状红斑等;Ⅱ级:有明显的红斑、中度水肿、斑状湿性脱皮等;Ⅲ级:有凹陷性水肿或者融合性湿性脱皮;Ⅳ级:溃疡、坏死、出现等现象明显。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根系,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达,行卡方检验。以结果为P<0.05表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从表1可知,对照组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除Ⅳ级之外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对比两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n,(%)]

3讨论

通常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皮肤接触放射线剂量过大,且时间过长,再加上预护不周等致使的皮肤炎性反应。在护理放射性皮肤损伤时,主要以预防为主[7-8]。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注意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与剂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还与患者在放疗期间的局部护理也紧密相连。为此,指导患者在放疗前、放疗期间甚至是放疗后进行正确的自我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皮肤反应[9]。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患者参与的行为是他们自我概念的支柱,还会因为疾病导致身体不是,从而降低患者的自理能力,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常规的护理模式下,患者过于被动的接受治疗,且完全依赖于护士,因此无法调动患者的参与积极性[10]。而参与型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自身的护理,从而提高他们自我护理的成就感。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了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实行参与型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减轻了患者皮肤损伤的程度,给予患者参与决策的机会,提高了他们对生活的向往,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

综上,参与型护理模式应用于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效果明显,确保患者顺利的进行放疗,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柴红,周清.两种皮肤护理方法对鼻咽癌放疗中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0):176-176.

[2]何少丽,温玉玲,陈简兴.参与型护理模式对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4):42-43.

[3]凌金妹.鼻咽癌放射性面颈部皮肤损伤35例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76-77.

[4]梁艳,梁丽娟,张翠梅.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对降低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应用价值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4(15):33-34.

[5]李菁华.不同敷料护理干预对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皮肤损伤及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5(19):120-123.

[6]陈芳,阮培刚,邹彦,等.比亚芬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03(12):1188-1191.

[7]王永斌,罗惠煌.三乙醇胺乳膏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78-79.

[8]陈卫东,皮国良.比亚芬在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722-1723.

[9]胡建萍,马晓洁,高茜.放疗专用抗菌乳膏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3):2220-2221.

[10]江月来,吴福才,张金莲.不同方法护理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比较[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1(5):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