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1

“民主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徐光涛

——岗位教育探索与实践

◆徐光涛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洪兰中学266736

随着教育形势的飞速发展,“民主化”已成为全世界所有国家最关心的问题。我有幸多次参加了市教体局举办的“每月一讲名家讲坛”活动,聆听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崔其升等人的报告,对实现教育教学“民主化”有了颇深的感触。现结合教学实际,我进行了有效尝试。

一、教育教学“民主化”的必要性

正如语文新课标所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语文教学中“民主化”的尝试

1.树立“民主化”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树立“民主化”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师由教学权威向教学平等参与者转变,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主动参与者,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理解、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师生将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师生间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教师放下尊严的架子,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做朋友,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师生间的关系是和谐、民主、平等的。如在班务管理和课堂教学中,魏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干:卫生、纪律、学习等方面,都任务细化、要求具体地承包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包括老师延堂、说闲话、发火,都有学生承包分管。所以魏老师无不得意地说:“我有那么多学生帮我教书,你说我能不轻松,能不快乐吗?如果你把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对手(敌人),那不是自己在遭罪吗?”对于淘气的学生,魏老师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不搭理他。假装不知道学生的情况,找优点,忽视他们的毛病,忘记他们的错误。如果盯住他们的毛病不放,挑起了他们缺点那根敏感的神经,只能使他们与老师斗智斗勇,最终只能提高他们淘气的水平和能力。与学生相处久了,也就自然而然的建立起了民主的师生关系。

3.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

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前提下,来培养个人的独创能力,同时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相互促进激活思维,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叶老云:“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的功能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自主发展。自学是“放”,合作是“导”,树立师生、生生“合作”思想。在“放”中激励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在“导”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实施民主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让学生有自由朗读、思考问题的时间,有提问题、训练语言应用的机会,有发表见解、参与辩论、纠正别人错误的权利,有求同存异、发现别人未发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要重视思维过程,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基础。将学生观察、体悟、感受、发现、应用、创造等思维过程放在首位。提倡思维方式多样化,如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推想性思维、迁移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鼓励学生不断创新。

5.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实现个性化教育,凸现教育“民主化”

首先认真处理教学内容。不对学生提出整齐划一的要求,而是根据教学大纲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以及学生的智力水平相应地给教学内容划分层次。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等都分设低、中、高等不同层次,使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达到不同的要求。练习设计分设层次,让学生选做,让学生产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体验”。而不会有望尘莫及的失落心态,或者丧失学习信心。

其次是教师在找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的同时,认真了解和分析所教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客观分析学生层次,精心安排教学环节。学完每篇课文都留出一些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提问,师生合作讨论。对优秀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课外自读,思考更深更难的问题,锻炼其自学能力;对后进学生不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例如指导学生学完教材后写课后阅读心得、读报剪报点评、课外阅读每日一题、美文赏析评点等便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使他们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力。

探索“教育教学民主化”的尽管处于起步阶段,但已越来越为广大师生所接受,所呈现出来的旺盛生命力令人叹服。因为它不仅解放了多年来禁锢的“以教师为中心”思想,实现了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的转变,而且还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成功的感觉,实现了“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素质教育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