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例川崎病临床分析

/ 1

84例川崎病临床分析

黄功利

黄功利(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北荆州434000)

【中图分类号】R7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3-0256-01

川崎病(KD)是一种常累及冠状动脉及其他中小血管的急性自限性血管炎,其病因未明,目前尚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症,防止冠脉瘤形成及血栓性阻塞。现将我科2000—2009年收治的84例确诊为KD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0—2009年收治的84例确诊为KD的病例的临床资料,男54例,女30例。发病年龄3个月至12岁。所有患儿均无家族史。

1.2方法对于KD患儿,回顾性记录并分析其发病年龄、性别、复发史、家族史,主要临床表现及其他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及EKG检查结果,IVIG治疗效果,随诊结果。

1.3KD诊断判定标准典型KD诊断标准[1]:发热5天以上,伴下列5项临床表现中至少4项者,排除其他疾病后可以诊断KD。临床表现:①四肢变化: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屑;②多形性皮疹;③双侧眼球结合膜充血,非化脓性;④口唇充血,皲裂,口腔粘膜弥漫充血,草莓舌;⑤颈部淋巴结肿大。不典型KD诊断标准[2]:发热超过5天,以上5项临床表现不足4项者。

2结果

2.1临床表现84例均有发热,热程3~28天,平均9.6天,口唇充血皲裂70例,双眼结膜充血67例,皮疹58例,淋巴结肿大54例,四肢末端改变46例,肛周脱皮38例。具体临床表现见表l。

表l84例KD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例数发生率出现时间(天)持续时间(天)

口唇充血皲裂7083.22~35~7

双眼结膜充血6779.82~32~4

皮疹5869.02~42~5

淋巴结肿大5464.32~55~8

手足硬肿4654.83~54~5

草莓舌4452.42~35~7

指趾端脱皮4148.89~124~6

肛周脱皮3845.24~64~6

2.2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急性期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其平均值分别为:ESR109±26.5mm/h,CRP79.8±24.7mg/L,血浆白蛋白27.9±6.0g/L,WBC(17±8)×109/L,HGBl00.2±29.9s/L,血小板计数(403±203)×109/L。ESR、WBC、PLT平均值均明显升高,KD患儿在病程的第2—3周血小板会明显升高。本组患儿PLT最高值达800×10拉/L,血浆白蛋白降低在本组中表现也较明显。

2.3超声及EKG检查结果84例均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28例(33.3%),ST-T段改变8例(9.5%),I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2.4%)。超声心动图异常47例,其中冠脉扩张42例(50%),冠脉瘤5例(6.0%)。

2.4治疗及转归所有病例确诊后均给予阿司匹林30~50mg/(kg·d),分2~3次口服,热退后3天改为3—5mg/(kg·d),1次顿服,维持6—8周。如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则延长用药时间至冠脉恢复正常。共有68例接受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其中单次剂量IVIG2g/kg治疗56例,1g/kg×2次10例,有2例用IVIG2g/kg×1d治疗,病情控制不佳再用IVIGlg/Kg×ld治疗。用药后2天内体温降至正常64例,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4例,无死亡病例。

3讨论

川崎病是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全身性中、小血管炎性综合征,特别是川崎病所致的冠脉损害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已成为儿童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并且可能成为成人后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阿司匹林和IVIG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且疗效显著。目前国际上推荐使用IVIG单剂量为2g/kg,10~12h输入,强调发病10天内用药,可以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张伟等报道,IVIGg/kg和2g/kg治疗KD,2年内冠状动脉病变的恢复率及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对于确定治疗KD最佳的IVIG剂量,尚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1.

[2]NewburgerJW,TakahashiM,GerberMA,etal.Diagnosis,Treatment,andlong-termmanagementofKawasakidisease:astatementforhealtheprofessionalfromtheCommitteeonRhumaticFever,EndocarditisandKawasakiDisease,CouncilonCardiovascularDiseaseintheYoung,AmericanHeart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04,110:2747-2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