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如何真正发挥其美育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1

浅谈音乐课如何真正发挥其美育作用

韩晶

山东省北镇中学256600

古今中外许多高智商的名人如孔子、爱因斯坦、卢梭、歌德、列宁等都酷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对于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学校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客观世界,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而且可以真正发挥美的教育作用,使他们的智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诸如思维、想象、情感体验、审美感观等方面。

根据我多年在一线教学的学习与反省,从中获得并积累了如下经验。

一、教学方法要活

音乐教学不能采用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音乐课本的内容为主,引进相关的边缘内容,促使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改革。根据不同的教材采用语言、律动、创造、游戏等方法授课,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索,自行发掘并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让学生感到新鲜感,从而引起求知的欲望。

在教学中,用“活”的方法把各种内容相互搭配、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唱歌和乐器演奏相结合的方法;唱歌与欣赏相结合的方法;唱歌与游戏、舞蹈相结合的方法等。把学到的相关知识,先在歌声中重现,使之得到练习、得到实践;再把学会的歌曲用乐器演奏出来,使学生对歌曲更加熟悉;然后再用唱片、录音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它的美;最后再把歌曲用舞蹈的形式表达出来。应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四肢、动作来表现他们对音乐的感情反应,允许他们进一步体验乐曲内涵的美,同时以各种形式进入音乐课堂,使音乐课堂越来越活跃。这样一来,既锻炼了学生的节奏感、表演能力,又达到了理解歌曲、背诵歌曲、巩固音乐知识、提高欣赏能力的目的。

笔者认为把歌曲作为轴心,用轴心把其他内容如乐理、视唱练耳、欣赏、乐器、节奏游戏、舞蹈等连成圆,形成一个圆式的课堂教学网,这样做的效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其中获得了知识。

二、学生学的知识要活

由于音乐教学的改革,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开拓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感受、反应不会是一致的。教唱歌曲中,目光不要局限在课本上,要选择那些内容比较适合唱并且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的歌曲来充实学生。在识谱训练中,从音乐本身入手,通过唱歌的方法,把知识训练建立在自然的美学结构和音乐的意识上,将识谱作为歌曲学习的一种自然的演化,帮助学生把乐谱看成已经得到的一个美的感受的图像。

在节奏训练上,从身体的感觉和肌肉的反应入手,通过自由的、协调的、表现音乐情绪的动作来感觉节奏,使学生建立起对音乐节奏要素的优美反应,并从中发现音乐中美感的乐趣。

三、学生的歌声美

要使学生的歌声美,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如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咬字和发声、歌曲的处理和表现,以及视唱、节奏、练耳能力等,逐渐训练学生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师要鼓励学生凡事必问、必追,永不满足于现状,永为一个事物的发展再发展、完善再完善去开动脑筋,以取得更大的进步。课堂上教师采用师生互为主体、互为主导的课堂结构,使教师和学生的看法、想法,随时都能得到交流、解决,使单一的思维同逆向思维并用。这样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就比较活,知识范围也比较广,经过讨论解答、知识反馈,学生掌握的知识又活又丰富。

四、生动、活泼的“自唱、自奏、自舞”要美

学生把所获得的知识、技巧在课堂上尽情地发挥出来,使教与学融为一体。表演者是学生和教师,师生共同追求和创造一个欢乐、生动活泼、别开生面的小型“自唱、自奏、自舞”音乐会,使学生既能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又能锻炼当场演唱的能力。这样的音乐课会很受学生的欢迎,经常是“笑声满课堂,掌声震心房,乐声醉人心,歌声多嘹亮”。如果课堂上有听课的领导、外校的教师,邀请他们参加演唱,会使音乐会的气氛更加活跃,宾客融为一体,使课堂更加热烈,往往会把音乐会推向高潮,使学生大开眼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课外活动内容要活

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课内的内容活起来,并加以巩固、发展、扩大、深化。要想使课外活动内容活,就必须是学生喜欢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各种各样,如合唱、独唱、重唱、小合唱、表演唱、舞蹈、游戏、曲艺、小品、器乐独奏、合奏等,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特点,组织相应水平的活动。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经常给学生“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找材料,自己先练唱、练奏、排练,再去找人求教、交流,然后带着问题在课外活动时向教师作“回课”,让教师来检验、核对,不足之处加以指点并让学生再去自解疑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肯定。

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创造,妙在灵活。音乐课堂本应以活跃、激情、欢乐为主基调,用一种音乐环境把学生包围起来,并且给他带来各种类型的音乐体验,使他能够从中吸收和享受、生活和成长,以他自己的方式向着对音乐艺术方向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