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持续微量泵入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宋金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持续微量泵入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宋金生

宋金生翁建光曾红梅

江西省宁都县人民医院赣州3428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持续微量泵入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减少,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患者均可耐受。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持续微量泵入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有助于控制和延缓病情发展,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血管内皮抑制素;恶性肿瘤;化疗治疗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险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据报道,我国每年大约有160万人癌症病发,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治疗以放化疗为主,但目前放化疗的效果已达到平台期。Folkman于1971年提出“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血管生成,阻断血管生成是遏制肿瘤生长的有效策略”学说[2]。因此,抑制血管生成对治疗恶性肿瘤意义重大。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一类抗癌新药,在肿瘤血管生成的多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研究表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在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同时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本研究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持续微量泵入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4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53.2±10.5)岁;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53.5±12.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所选患者预计生存期>3个月,Karnofsky评分≥60分,其中胃肠肿瘤27例,非小细胞肺癌26例,小细胞肺癌6例,胆管癌5例,胆囊癌5例,胰腺癌5例,子宫体癌3例,骨肉瘤3例,卵巢癌2例,头颈部肿瘤12例。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其中以多西紫杉醇为主的方案18例,以奥沙利铂为主的方案16例,以吉西他滨为主的方案7例,以立替康为主的方案3例,其它方案3例;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山东烟台先声麦得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50088)治疗,剂量为7.5mg/m2,15mg/d,连续泵入14天,间歇7天后重复泵入,3周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定。

1.3观察指标

参照RECIST1.1(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3]进行疗效评定,分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稳定)、PD(进展),以(CR+PR)为有效。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24例,进展6例,有效率为36.2%;对照组部分缓解8例,稳定23例,进展16例,总有效率为17.0%,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32例,腹泻20例,血小板减少18例,白细胞减少29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患者均可耐受。

3讨论

正常成熟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处于静止状态,而肿瘤细胞血管内皮增殖活跃,血管依赖性是所有肿瘤生长的共性。因此,抗血管生成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途径。血管内皮抑制素最初来源于小鼠成血管细胞瘤培养液中,属于一种内源性糖蛋白,具有较强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我国学者罗永章等对血管内皮抑制素的结构进行修饰,在母体的N端添加了9个氨基酸残基序列,研制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在延长半衰期的同时明显提高了药效和稳定性[4]。体外研究表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通过影响蛋白水解酶活性和血管内皮因子传导抑制内皮细胞迁移,促进内皮细胞凋亡,进而发挥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本研究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持续微量泵入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持续微量泵入可使肿瘤内血管长时间保持正常化,在改善肿瘤内部缺氧的同时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的杀伤作用[5]。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36.17%)明显高于对照组(17.02%),证实了联合治疗较单用化疗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原因为化疗治疗后一些残存的肿瘤细胞再增殖需要从邻近的肿瘤血管中获取氧气和养料,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抑制血管生成则可抑制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6]。另外,观察组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表明联合治疗安全性高。综上所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持续微量泵入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莫正英,戴冀斌,骆志国,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与化疗联合治疗难治性晚期恶性肿瘤[J].郧阳医学院学报,2013,27(6):524-525.

[2]聂学诚,种道群,邱泗安,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23(3):220-222.

[3]谢可,张明,梁良,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14(5):466-469.

[4]修权,朴惠顺,尹学哲,等.VEGF在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药物靶向治疗中的研究现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4):758-762.

[5]陈群,石琴,谢强,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13(10):938-941.

[6]曾建伦,彭济勇,江亮,等.重组人血管内抑制素微量输液泵持续输注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