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医院图书馆馆员素质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3

浅谈加强医院图书馆馆员素质建设

孙瑛

孙瑛(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图书馆福建宁德352100)

【摘要】随着医学信息资源网络化与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结合医学文献资源的广泛性及医院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特点,医院图书馆员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业务知识与综合素质,根据读者特点进行个性化服务,以满足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医院建设的需要,担负起向医院医务人员提供国内外最新医学学术信息、学术成果和学术动态等方面的责任。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员素质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1-0370-02

随着医学信息资源网络化与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结合医学文献资源的广泛性及医院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特点,医院图书馆员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业务知识与综合素质,根据读者特点进行个性化服务,以适应医学科学迅速发展和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担负起向医院医务人员提供国内外最新医学学术信息、学术成果和学术动态等方面的责任。现就如何提高医院图书馆员的素质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我国医院图书馆与医院图书馆馆员现状

1.1很多医院的图书馆形同虚设

我们知道,在国外很多学者考察一个学术机构第一就是看图书馆。在我国,医院应该是一个知识密集的地方,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学术机构,我国医院大都设有图书馆(室),但据笔者调查了解,但是很多医院图书馆(室)却没真正引起医院领导的重视,图书馆只是个摆设,只是为了应付相关检查,更谈不上规划医院图书馆的发展和医院图书馆的队伍建设,医院图书馆也因此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1.2医院图书馆馆员普遍缺乏图书馆专业知识及医学专业知识

医院图书馆馆员要真正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具备图书馆知识及医学专业知识。但正如前所述,许多医院图书馆馆员是医院其它岗位不需要或无法分配岗位的人员转过来的,缺乏最基本图书资料管理知识,更别说现代化的网络资源知识与信息服务意识了,对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更是陌生。当然这些人很多可能具有医学知识,也是现代医院图书馆馆员应具有的基本知识,但是由于这些人员很多都是老大难问题的人,不求进取,因此具有的医学知识也是非常有限,加上其服务意识淡薄,根本不能从事医院图书馆的工作,甚至成为了一种累赘,所以根本没法适应现代医院图书馆馆员的要求。

1.3图书馆馆员角色定位偏差

从职称管理来看,一般在医院都比较重视医生、护士等的职称晋升,而经常忽略非医疗专业技术职称的晋升。因此导致图书馆馆员的晋升经常得不到相关信息,医院图书馆员游离于边缘,培训、晋升困难,从而更加导致图书馆馆员不思进取,陷入素质较低的恶性循环。而另一方面由于医院对图书馆整体的认识,导致在一些医院中认为图书馆馆员是个可有可无的岗位,是个“闲职”,这种习惯认识也导致图书馆馆员的劳动成果得不到认可,进而导致真正的图书馆馆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医院图书馆馆员素质,进而改善医院图书馆的管理及服务水平,是医院图书馆适应现代医院建设的面临课题。

2、医院图书馆馆员应有的角色定位

众所周知,医院图书馆的职能主要是要服务好医院的所有人员,能尽可能地满足医院各种人员的各种文献资源信息需求,特别是满足医院临床、教学、科研等的文献资源信息需求,而当今世界,医学及相关学科文献资源相当丰富,所有关数据统计,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量占了世界文献资源总量的近60%,如何从庞大的医学文献资源中找出真正有用的医学文献资源与知识,进行分析、加工,然后提供给需要这些信息的医院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应是医院图书馆馆员的主要任务。因此,医院图书馆员的任务不只是收藏图书,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医院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者能更好地利用庞大的医学文献资源与知识。因此,医院图书馆馆员应该是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分析、整理者与传播者,是医院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医学文献资源需求的好帮手,是病人的知心朋友。

2.1医药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者与传播者

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当今的医院图书馆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文献收藏基地,而是一个收集各种载体文献信息的,开放的拥有多种功能的医疗文献资源服务系统。因此,医院图书馆馆员应当积极地做好医药信息传播员的角色,收集有关医学文献前沿知识,并进行分析、加工与整理,提取较为有用的医学文献信息资源,主动地向医院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向医院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提供国内外最新医学知识理论和最新学术成果和学术动态方面的医学信息,为医院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快速、全面、充分和准确的医学情报信息服务。

2.2医务工作人员的服务者

作为医务工作人员的服务者,医院图书馆馆员一方面要全面地向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开放图书馆,主动地帮助他们在浩瀚的书海中检索所需的资料。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对医务工作人员的情报服务意识,改变过去的为人找书的被动方式转为信息资源找人的主动服务。

2.3病人的知心朋友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书籍对病人治疗的影响正在被广大医生、患者所接受。医院图书馆为病人心理护理和服务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逐渐普及。因此医院图书馆员也应将图书馆功能向病人方面延伸,真正成为病人的知心朋友。

3、新时期医院图书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图书馆事业与我国现代化事业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同样需要开发人才、培养人才。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信息库的建造和维护者,是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与传递操作者,而具有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的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因此,他们除了具备健康的体魄之外,还应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3.1思想素质

图书馆员将社会中零散的文献信息搜集,通过有序整理后,传递给读者,是文献信息生产者与利用者之间的“二传手”。每一位馆员都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热爱图书馆事业,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读者,积极进取,甘愿为图书馆事业无私奉献;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做好读者的服务工作,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3.2“博”而“精”的知识结构

信息服务是一种涉及许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服务,它要求从业者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网络时代的馆员应该是“T”型人才。“I”代表精深的专业知识;“一”代表宽广的知识面。图书馆的馆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图书馆学、目录学、情报学、文献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知识外,还必须掌握医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在日常的服务工作中,多运用“博”与“精”的丰富知识,就能够高屋建瓴,纵横驰骋,得心应手。正如图书馆界前辈席拉所讲的“最精锐最具实力的馆员,是那些带着广博知识或一门专业知识背景而入图书馆行业的人。”

3.3外语知识

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员要成为一名能为用户提供信息精品的人才,就必须熟练掌握1-2名外语,帮助读者克服语言障碍,提高外文资料的利用率;代替读者翻译和编写外文文摘,做好文献资料的编译服务工作;了解世界学科发展新动态,收集与科研相关的国外情报。

3.4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在网络时代,传统图书馆与电子图书馆并存,两者在信息资源上互为补充,大大地丰富了现代图书馆的工作内容。随着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呈现的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图书馆员必须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在网络时代图书馆员应是信息的领航者,服务重点转变为向用户介绍各种形式的文献信息资源,掌握互联网知识,利用网上的信息和数据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全面的信息解决方案。图书馆员应是信息的挖掘者,对网上的信息根据读者和用户的需求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组合,为用户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服务。在网络时代评价一个图书馆员是否称职,不只是看他提供了多少次服务,更应该看他解决了多少问题,从事了多少信息组织、分析和综合的工作。

4、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若干举措

4.1领导重视和开展宣传工作

领导重视是前提:

图书馆以为医学教研提供信息、为领导提供情报为己任。但是在当前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情况下,不少图书馆处于停滞不前状态,业务和建设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领导对图书馆的建设不够重视。由于一些领导认为医院图书馆的投资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率低,致使图书馆在人员配备、设备购置、经费投人等无法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工作难以开展。因此,要想发挥图书馆的作用,领导重视是前提。离开了这一点,医院图书馆的作用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做好新书的宣传工作:

凡新购图书一入馆即着手进行盖章、分类、编目、输入微机,尽早上架与读者见面。当新书分编入藏后,我们将到馆的新书目录抄在图书馆门口的黑板上,同时也将新书内容概要以“新书通报”形式通过医院的局域网发到各科室工作站,提高了导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为了让本院及来院进修、实习的医护人员更好的利用图书馆,我们利用各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向读者宣传,对新分配来的医护人员主动向他们进行图书馆入门教育,介绍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藏书布局、怎样办理借还书刊等手续,服务意识和水平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图书的有效利用率。

4.2图书的流通与电子阅览室的设立

在网络信息时代,医院图书管理人员理应顺应时代的潮流,掌握相关的网络技术,方便医院图书的流通。另外,电子阅览室也应该在各个医院建立,真正意义上方便读者,而图书管理人员应该做好引导,交流的工作。

4.3建立制度是保障

完善的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管理者职责、管理、服务过程以及与服务对象沟通等内容。其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技术设备的自动化与网络化,完善目标责任制,建立激励竞争机制,营造一个“公正平等、自由竞争、合理流动”的管理环境,使人员成为现代技术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实现管理及服务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只有在制度的保障下,医院图书管理人员才能提供针对性服务,深化服务内容,才能使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图书馆才能在科技兴院中有更大的作为,以适应时代对我们的挑战和要求。

4.4高素质图书馆员的培养

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是通过服务活动维系着彼此的存在与发展。文献、资金、设备、人员、技术等,是图书馆的独特资源。在这些资源要素中,人员的资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首要的能动性生产要素,其他一切物质资源均被动地由人力使用和推动,任何一项资源的合理运用最终都决定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同时,图书馆的职能转变,对图书馆员的服务能力不断地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现职的图书馆员,每个图书馆必须结合本馆的实际,开展图书馆员的再继续教育,并把它制度化,并将这项工作纳入考核图书馆整体工作及图书馆员工作的重要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落实图书馆继续教育的具体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每个图书馆员的工作业绩的评定、职称晋升等联系起来。馆员通过继续教育,素质提高了,服务水平才能提高,才能最终实现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汤秀江,试论医院图书管理员角色定位与素质提[J]图书与档案,2009,(1):358

[2]魏绪云,谈医院图书管理员的知识构成[J]山东档案,2007,(6):52

[3]黎华英,医院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浅论[J]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2007,20(12):2076-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