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穿越江底隧道安全风险识别与施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管道穿越江底隧道安全风险识别与施工管理

关淳

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本文以某工程管道穿越江底隧道的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管理进行分析。由于该工程隧道中多处冒水及施工环境的特殊性,给隧道内施工带来很大风险和困难。因此,对江底隧道穿越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管道;江底隧道;穿越;风险识别;施工管理

前言:某管道工程江底隧道全长1400m,其中北岸入口角度28°,长度313.36m;南岸出口角度30°,长度332.24m;平巷段长度754.04m。隧道的断面尺寸为4m×3.2m(宽×高),采用φ1016×26.2双管并行敷设和锚固法兰结构,焊接工艺为“手工下向焊打底+半自动下向焊+填充盖帽”。该管道穿越江底隧道施工期水位最高达到175m,且正处于雨季,隧道进出口两侧地形为陡峭山地,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和隧道底板多处涌水和冒水。

1安全风险与解决措施

针对江底隧道穿越过程的安全风险因素,结合江底隧道穿越的特点,进行风险评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管道穿越江底隧道属于在有限空间施工,作业面较狭窄:组对焊接施工操作面仅1400mm,斜巷管子焊接操作时需搭设平台,作业过程风险大;双管同时施工易发生机械碰撞、挤压等伤害。因此,隧道内临时运输、布管需设专人指挥;管子做好固定支撑,平稳摆放,设防滑楔子;组对过程采用防滑钩等。

(2)隧道内底板湿滑,两斜向地面坡度大,已布置好的管子如果不采取适当的稳固措施,易发生滑管、滚管事故。因此,布好的管子每隔10m用沙袋支撑临时固定,焊接作业区域临时设置隔离带。

(3)该工程的管道规格φ1016×26.2、热煨弯头规格φ1016×30.4,管径大、吨位大,进入隧道运输困难。因此,管子由隧道进口部位吊装到轻轨运输车时,应指挥得当,避免出现严重机械伤害事故。

(4)由于隧道内通风不良,管道焊接、喷砂除锈过程烟尘大。如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卫生防护措施不当,患矽肺病的概率很大。因此,隧道内应安装机械通风装置,作业人员配备呼吸器和一定数量的氧气袋;隧道外设置备用电源,确保停电时及时启动通风设备。

(5)在隧道围岩二衬表面施工钉锚缝隙处发现多处涌水,隧道内一旦发生突水事件,紧急逃生的难度很大。因此,应制定突水事件应急抢险预案,进行应急演练,配备必要的救生绳、应急灯、呼吸器、氧气袋、担架、救生圈、医疗箱等急救设施。

(6)隧道内照明采用临时外接电源,一旦停电,照明中断,通风设备停止运转,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隧道内与外部通讯联络不畅通,不能及时与地面联络,可能导致事故恶化。

(7)如果隧道内的施工电缆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将发生漏电、触电。因此,施工用电采用双回路专供电缆、低压照明并使用固定架空敷设;临时用电必须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并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施工电缆的接头,选用优质的专用接驳器并固定。

(8)隧道内喷砂除锈过程中产生粉尘危害,作业人员需正确穿戴劳保服装、防护罩,同时隧道内设抽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隧道内打磨过程将产生噪音,作业人员需配带耳塞和护目镜;由于隧道内湿度大,施工作业人员连续作业,患风湿性职业病概率高,作业人员应实行三班作业制,定时进入较干燥环境,及时到户外接受紫外线照射。

(9)隧道内外安全警示标志布设到位,确保随处可见,提高“三不伤害”的安全防范意识。

2施工安全管理

2.1严格遵守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制度

每次作业开工前,应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严格遵守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制度。办理许可证时,施工作业班组HSE监督员利用可燃气体检测仪,对受限空间上、中、下各部位含氧量和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将结果明确填写在作业许可申请表中。检测数据应符合以下标准: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质量分数低于0.5%为合格;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质量分数低于0.2%为合格;隧道内空气氧含量达到19.5%~23.5%为合格。分析结果报出后,作业期间至少每隔4h复测1次,如果有1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进入隧道内的作业人员必须遵循以下安全规定:进入隧道内施工必须明确作业监护人,如有违反安全制度者,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监护人不在场等情况有权拒绝作业,并向上级报告;在作业中如发现情况异常或感到不适与呼吸困难时,立即佩戴防护面罩,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

隧道内每个班次施工作业结束后,应清理作业现场,经HSE监督员确认无任何隐患,申请人与批准人(或其授权人)在作业许可证上签字确认,关闭作业许可证。

2.2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安全技术交底是保证施工作业过程安全的前提,只有通过安全技术交底,才能保证安全措施计划的落实。因此,监理应重点检查施工作业技术交底记录。安全技术交底的形式,可以统一组织集中交底,也可以逐级交底,所明确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全面,安全技术交底记录采用署名形式,接受交底参加人员必须签字确认,并保留交底记录。

2.3重点监督检查安全用电和吊装作业

在安全用电方面,主要针对以下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开工前要求办理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对隧道内用电实施作业许可管理;对从事电工操作人员的资质证件进行严格检查,并核实证件的有效性;现场所有临时用电线路必须采用耐压等级超过500V的绝缘导线;隧道内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必须大于1.5m;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保持在0.6~1.5m;现场施工的移动工具、手持工具等用电设备,严格检查电源开关,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并严禁2台或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使用同一开关;隧道内行灯电源的电压不超过36V,灯泡外部有金属保护罩。

对隧道内的吊装作业施工进行严格管理,要求吊装作业前必须制定专项吊装工作方案,并办理吊装作业许可证,经监理审批后方可实施。同时,重点监控以下事项:起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核实证件的有效性;在起重机明显位置配金属铭牌,铭牌内容包括起重机名称、型号、额定起重能力、制造厂名、出厂日期等;重点检查起重吊、绳索承载力是否不低于吊物重量,检查吊具、索具的使用前记录、维修保养及检测鉴定情况记录;检查起重设备技术信息档案,包括产品合格证、图纸、质量证明书、安装与使用说明书、设备检验合格证、启用时间、日常使用、检查、维护、修理、变更和试验等记录;要求随机备有安全警示牌、使用手册。

2.4落实进出隧道安全制度

在隧道进口处设专人管理,严格实行进巷人员挂牌制度,实施进出巷点名和登记制度,确认进出人数相符;所有人员应当经授权许可才能进入隧道,否则不得进入。所有施工人员进入隧道前,应当按规定穿戴施工防护具,所有人员应当参与班前安全教育会议,并在安全教育记录上签字确认。

2.5应急演练管理

制定应急演练方案和应急演练计划。结合江底隧道管道施工安全事故的特点,在演练前进行周密部署,确定隧道内的安全撤离路线。其中,重点实施隧道内突水、停电、隧道内窒息等专项演练,以此提高隧道内管道安装作业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结语:

通过采取以上安全技术措施并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该管道穿越江底隧道在满足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质量的同时,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亚巍,王琛,余群舟.武汉江底高承压水联络通道施工风险控制[J].施工技术,2016,45(07):118-122.

[2]《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J].中国公路学报,2015,28(0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