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对语篇理解的影响及对高三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图式对语篇理解的影响及对高三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杨丹

杨丹

摘要:图式是已知事物的信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认知结果。即人们在接触新事物时总会把新事物与相关的已知事物相联系,通过大脑的能动反应,从而激发出能认识或帮助认识新事物的图式。本文论述了图式对语篇理解的影响及对高三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图式;语篇理解;高三英语阅读教学

一、引言

2001年全国英语高考试题的D篇阅读理解,讲的是有关英语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从当时考生出考场时的信息反馈情况得知,考生普遍觉得这篇阅读看不懂,题目没把握。这篇文章篇幅较长,但这并不是问题所在。问题之一是考生特别是理科生缺乏有关文章内容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文中大量的专有名词如:Celtic,Anglo-Saxon,Germanic,Nordic,Norman影响了考生对文章的理解。笔者让2012届高三学生(笔者现在所任教的文科313班)试做了一下,结果如下:参加测试共43位学生,四题阅读题中全对8人,错一题20人,错两题14人,错三题1人,全错0人。据同学反映文章并不太难,因为他们在必修1的Unit2Englisharoundtheworld中学到过有关的背景知识,以及高三文科生学过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在做题时通过激活相关背景知识,极大部分成功完成阅读理解。问题之二是,如果考生具有此类文章的文章体裁、结构知识——形式图式的话,做67~70这四个理解题也不是太难,如67题ThetwomajorlanguagesspokeninwhatisnowcalledGreatBritainbefore1066were______,从第2段Before1066,inthelandwenowcallGreatBritainlivedpeoplesbelongingtotwomajorlanguagegroups.Inthewest-centralregionlivedtheWelsh,whospokeaCelticlanguage,andinthenorthlivedtheScots,whoselanguage,thoughnotthesameasWelsh,wasalsoCeltic.IntherestofthecountrylivedtheSaxons,actuallyamixtureofAnglos,Saxons,andotherGermanicandNordicpeoples,whospokewhatwenowcallAnglo-Saxon(orOldEnglish),aGermaniclanguage.可得出答案C.CelticandOldEnglish.可惜有些考生在考场上缺乏此类形式图式。所以,有时给阅读理解带来困难的不是文字本身,而是非语言障碍。

二、图式理论

图式是已知事物的信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认知结果。即人们在接触新事物时总会把新事物与相关的已知事物相联系,通过大脑的能动反应,从而激发出能认识或帮助认识新事物的图式。

大部分关于图式的现代认知观念都可追溯到巴特莱特(Bartlett,1932)。在一项调查相隔很长一段时间后的回忆的研究中,巴特莱特用图式一词来指涉及主动组织过去经验的一种组织性和定向性态度。巴特莱特发现他的被试对“鬼战”故事的回忆中所犯的错误与他们自己的兴趣和态度有直接的关系。他解释说他们激活了一种理解故事的相关图式,然后在回忆时,根据这一图式重新建构了他们已遗忘的故事细节。

鲁墨哈特(Rumelhart,1980)将图式理论引入对人们阅读心理活动的研究。他指出人们头脑中储存着各种已知事物的图式,并以多种层次储存于人们的记忆中,“构成了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或称各种事物的知识结构。”人们在接触新事物或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新知识时会很自然地与已知的事物相联系,并在大脑中显现出与新事物相关联的图式。

图式对语篇理解的影响

图式理论自在心理学界兴起之后,就被研究英语教学的学者们所青睐,被广泛的运用于阅读教学。图式理论认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两种图式决定: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内容图式涉及有关文章内容的背景知识。形式图式是指文章体裁、结构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这两种知识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图式理论家承认在学习者参与新学习时激活其原有知识的重要性。阅读时,当学习者知道并能提取相关的图式时,就可促进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不仅对文本结构而言是正确的,对学科内容也同样正确。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的许多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抽象结构,包括初始环境、主人公的历险以及主人公解决了所面临的某些问题。这一故事语法或叙事图式既指导对故事事件的理解,也指导随后的回忆。

人们还形成了一些图式来指导他们理解科学或技术类文章。很多文章都遵循如下标准的图式:对所研究问题的介绍,进行研究所使用的方法、结果及讨论。其他基本的文本结构包括简单的列举、比较对比、事件顺序、原因/效果及问题/解决方法。最后,对各种文学体裁——新闻故事、侦查小说等,也可形成不同的图式。

当读者脑子里形成的图式与输入的新信息相联系产生积极作用时,说明读者理解了。如果不理解输入的新信息,说明读者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因而并没有形成适当的图式。鲁墨哈特对不理解文章提出了三种可能:读者没具备适当的图式;尽管有适当的图式,但因作者没能提供足够的线索来使图式发生作用;读者未能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

图式对高三阅读教学的启示

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英语测试的主要手段。在高三这个至关重要的年段,阅读仍然是复习教学中的重头戏。图式能促进阅读理解,阅读也能促进形成正确的图式。阅读对图式的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正确图式背景知识的建筑素材可以从两方面获得:广泛的课外阅读和对阅读材料的仔细阅读。

广泛阅读包括母语和英语的书籍和材料。高考阅读理解题在取材上日益广泛和多样性。阅读理解的短文一般包含现实材料或历史材料;人、事、景之类的感性材料或原理法则之类的理性材料。具体来说,题材包括:日常生活、故事传说、人物轶事、幽默小品、地域风情,以及社会、文化、史地、科技、政治、经济等。根据图式理论,教师在组织高三学生阅读教学时,可将这些题材分专题让学生练。如专题阅读1:时事新闻。这类文章一般来源于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讲述一些新现象,或是对这些事件现象进行分析评论,体裁多为记叙文或议论文。通过让学生集中读相同相近题材、体裁的文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背景知识形成适当的内容图式,还可以通过要学生留心几个关键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人物、人们的反应等,及借助阅读技能,如寻找主题句,注意段首段尾句、理顺文章线索和区别事实与观点等,来熟悉此类文章的形式图式。以便在阅读中学习者运用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信息处理方式使之在各个层次发生作用。

结语

在一个教学情节中,原有知识的激活不应当靠运气。为了确保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教师可以通过集中阅读专题,有意识地激活学习者已有的图式,帮助学习者形成并润色合适的心理模型,管理认知负荷,使学习成为图式的增生、调整和重建直至自动化的过程。若能将大量专题阅读与图式的形成两方面结合起来,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均能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M.P.德里斯科尔.学习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刘增利.高中英语基础阅读资料包[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9.

[3]肖凌猛.认知图式与阅读的相互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4).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八中

邮政编码:3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