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实施体会

/ 1

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实施体会

张红侠冯绵云邓小秀

张红侠冯绵云邓小秀(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北海536000)

为了贯彻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文件精神,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改变了传统的功能制的排班模式,实施包干责任制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妇产科是我院的母婴同室病区,固定床位52张,护士26人,作为医院的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打破了传统的以功能制为主导的排班模式,于2010年4月首先实施了小组包干责任制,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于2010年8月实施个人包干责任制。

2实施步骤

2.1召开护士例会,传达改革排班模式的目的、意义,公布新的排班安排计划、岗位职责,征求护士对新排班计划的意见及需求。

2.2护士长根据护士对排班的意见、结合病人的需求、护士的需要及护士自由选择组成责任组的意向,对新的排班再次审核或修订,在大多数护士认可的情况下实施。

2.3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听取护士、患者、医生的意见,然后再进一步调整排班计划。

2.4排班模式小组包干责任制和个人包干责任制,两组排班模式的人员配备均达到1:0.5的配置标准。

小组包干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小组,科内52张病床分成2个大组,每组分管26名患者,根据护士职称、能力、年资等因素,遵循高、中、低的分层次使用管理原则每组安排12个护士,设责任组长、专业护士、治疗护士、基础护士,在组内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每人分工不同,高年资、能力强的护士完成技术难度较高的护理技术,中年资护士负责技术难度一般的治疗和护理,低年资护士负责难度较低的治疗护理。

个人包干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科内52张病床分成6个小组,每组有4~5名护士,除去组内护士上夜班、主班、休假等不能分管患者外,保证每组每天有1~2名护士在班,分管6~8名患者入院到出院全面的治疗护理等。护士长在安排排班时也遵循护士能级对应的分层级管理原则,能力强、年资高的护士分管重病患者或技术难度高的患者,负责组内护理人员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低年资的护士分管病情轻、技术难度要求不高的患者。

3结果

通过两种排班模式的改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责任护士的知晓率、护士的护理质量、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护士的满意度、职业成就感、价值观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个人包干责任制”的实施效果明显优于“小组包干责任制”,也符合卫生部于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要求。

4讨论

4.1个人包干责任制护理强化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小组责任制虽说较功能制护理有所改进,但责任落实到小组,没有落实到个人,护士们各忙其事,重病不重人。个人包干责任制护理将照顾患者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护士直接分管患者,患者有具体的护士管,让患者和护士都有了归属感[1]。改变了以往功能制护理“治病不管人”的现象。

4.2个人包干责任制提高了护士的价值观与成就感。

4.3个人包干责任制改善了护患关系责任护士视患者为亲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每天关注自己的患者,无微不至,许多患者对护士产生依赖[2],改善了护患关系。

4.4个人包干责任制改变了医生对护士的评价,和谐了医护关系护士深入病房,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对患者的早期处理及时到位。责任制护理与单病种临床路径同步进行,使患者的治疗更加规范,医生讲药,护士讲生活,互为补充,共同为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医护配合更加融洽、默契,通力合作,医护与患者之间信任度增加[1]。

4.5个人包干责任制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素质责任护士为了自己的患者早日康复,想方设法的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促使护士不断学习、探索,业务素质得到提高。

4.6个人包干责任制提高了工作质量责任到人的工作模式,明确了护士的责任,护士的工作量、工作质量、技术难度与护士的绩效工资挂钩,体现了公正公平的分配原则,有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使护士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仍保持着相当的积极性,各项工作更加的到位,保证了临床护理质量。

4.7个人包干责任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了专业化的护理技术、具体实用的健康宣教、无微不至的贴心关照,患者在病房如沐春风,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的赞美、谢意油然而生,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生物—心理—社会为主导的医学模式更加符合现代患者的需求。卫生部所推崇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的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满足了患者的需求,应该推广这种个人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娄方丽.转变工作理念,深化专业内涵.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8.

[2]郑艳.患者的感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