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术室后心理护理对非全麻手术患者的情绪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入手术室后心理护理对非全麻手术患者的情绪影响分析

陈奕帆

陈奕帆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东院手术室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目的:分析入手术室后心理护理对非全麻手术患者的情绪影响。方法:根据是否采取心理护理对76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剩余38例为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具体干预手段包括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等;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恐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焦虑、恐惧评分相比护理前明显降低,和对照组相比,护理后各项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1.05%,显著低于观察组89.47%,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手术;心理护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221-02

手术是指采用医疗器械对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疾病进行切除、缝合等的治疗过程。非全麻手术患者的意识是清醒的,由于手术具有创伤性,若患者对病情、手术的认知程度较低,结合创伤性刺激,导致患者往往伴发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恐惧,导致患者对治疗操作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不配合治疗。一些研究表明[1],手术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其心理状态进入应激状况,此时患者的身体机能发生变化,包括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都有了显著功能的变化,因此会对手术过程及效果有所影响。另外,有关研究发现,手术患者进行有效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观心理状态,降低应激状态所造成的负面情绪。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是否采取心理护理对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非全麻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男患25例、女患13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3.8±4.7)岁;手术类型有以下几种:15例外科手术、7例妇科手术、10例骨科手术、6例神经外科手;观察组38例,男患24例、女患14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4.5±4.5)岁;手术类型具体包括:16例外科手术、8例神经外科手术、11例骨科手术、3例妇科手术;两组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做好术前访视、讲解手术注意事项,准确麻醉穿刺,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指导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准确剖析,了解他们的应激状态,掌握鲜明的心理特征,对患者进行较强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对症下药地进行心理干预,手术时向患者简单介绍所进行的步骤,让患者对手术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使得患者具有较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应激反应程度[2]。同时,为患者提供倾诉的平台,让他们诉说自己的不良的情绪,及时宣泄出来,防止积蓄后造成较大的心理影响,对患者反映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1.2.2认知干预指的是对患者的认知进行深度解析,告知负性情绪可影响手术的疗效;同时,重点讲解麻醉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介绍体位、饮食的注意事项,告知心电监护及术后留置导尿管的重要性等。

1.2.3行为干预可以指导患者采取渐进式肌肉放松疗法,让患者在舒适的体位下放松心情,排除心中的杂念,闭目养神,在平静的状态下放松自己的身体,包括头部、腿部和躯干等[3]。

1.3临床观察指标

使用SCL-90量表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恐惧、抑郁、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恐惧评分对比

护理后,对照组抑郁、焦虑、恐惧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9.4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手术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其心理状态进入应激状况,此时患者的身体机能发生变化,包括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都有了显著功能的变化,因此会对手术过程及效果有所影响。因此心理护理是手术患者护理的发展趋势,也是现在学术界研究的热点[4]。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焦虑、恐惧评分相比护理前明显降低,和对照组相比护理后各项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1.05%,显著低于观察组89.47%,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其具有以下优点:(1)强化认知。护士和患者保持密切联系,能够不断强化患者对于手术的认知,增加治疗依从性[5]。(2)树立信心。患者心理负担重,护士要利用心理学知识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争取家庭和社会支持,让患者在关爱的环境下配合治疗。(3)改善行为。护士可指导患者应对各种情况,预防意外发生。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庆玲,李会琴.心理护理在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7,28(6):537-538.

[2]张龙秋,涂超群,高春霞等.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况与护理干预研究[J].当代医学,2016,17(15):115-117.

[3]黄洁影.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心理、生理应激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18(17):122-123.

[4]杨爱梅.380例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2016,09(12):1057-1058.

[5]广红玲.心理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9(16):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