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及生存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及生存质量

张雯

(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南京210003)

【摘要】近年有关资料报道.恶性肿瘤的发展和转归与社会心理因索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恶性肿瘤是很重要的心身疾病,所以病人的心理反应也非常复杂[1]。了解恶性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现心理状态阶段,能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心理状态;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269-02

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绒癌等,据报道妇科恶性肿瘤居妇女全身肿瘤发病的首位,严重影响着妇女的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2]。现代肿瘤学科已达到共识,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比生存率、病死率更能准确反映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状况[3]。恶性肿瘤治疗目的不仅是通过各种治疗延长生命,更为重要的是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目前生存质量的概念已渗透到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各方面,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应多考虑生存质量,以便采取积极的医疗干预措施,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4]。

1.妇科的恶性肿瘤病人分期心理阶段

1.1否认与怀疑期

患者得知自己患有恶性肿瘤时,会立即否认事实,产生即刻的心理防御,连带怀疑诊断的准确性,抱有侥幸的心理,要求到级别更高的医院或再次检查。当病情结果再次得到验证时,开始拒绝配合正规治疗,而去寻找“民间秘方”、“偏方、或寻找江湖神医的安慰,但患者的内心多处于焦急、急切的状态。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这个阶段,则会延误治疗,造成身体及家庭无法挽回的结果。

1.2焦虑与困惑期

经调查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均有程度不同的焦虑症状。焦虑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关:所患疾病的恶性程度,肿瘤晚期的患者与早期的患者比较更为严重;症状表现明显,自觉不适感明显者焦虑更严重;医院的环境、同室病友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也影响着患者的焦虑情绪;还有家庭的经济状况等。有些焦虑状态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1.3抑郁

患者认识到疾病的诊断已无法改变,未来治疗不知是否有效,其情绪开始一落千丈,后转为默不作声,内心对外暂时封闭,伴有自杀倾向。主要表现为:自尊心低,情绪上易受周围人员言行的影响,心情沮丧、绝望、失眠,这是最为危险的时期。

1.4惧死

患者大多数都认为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自己死期即将到来,对亲属开始要求必须都围着自己转,对医院里医务人员的各种解释满腹狐疑,恐惧死亡,精神处于紧张的状态中。

1.5求生欲

进入这一时期,患者虽恐惧死亡,但已经开始积极配合各种治疗。惧怕手术和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但经过说服后能较好的配合,对于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变化非常关注,情绪波动大。

1.6性困扰

经上述各阶段后,心理日渐趋平衡,能够正确面对患病现实。但经历一套治疗后进入康复阶段,就会面临性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手术,另一方面是由于心理障碍而造成的性功能丧失。由于前一阶段全身关注于对疾病的治疗,很少考虑性问题,到了康复阶段则较为突出[5]。

2.心理因素

癌症病人的心理与免疫能力相比较,其心理异常严重程度越高,抗肿瘤细胞的免疫能力相对就越差[6],所以心理异常也是肿瘤疾病发生及发展的诱生剂和促进剂,人的情绪及心理状态同时影响着肿瘤的转归[7]。

大量研究证明,心理因素对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有巨大的影响,直接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Dianne[8]等的调查显示,21%卵巢癌病人伴有抑郁,29%有焦虑症。据有关调查显示,癌症病人同时抑郁情绪发生率达63.5%,焦虑情绪发生率达60.4%。有研究发现,100%癌症病人存在轻至中重度的心理困扰,其中81%的癌症病人在自我评价心理困扰检测时≥4分[9]。情绪忧伤、精神压抑长期存在能抑制自身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机体对癌症的抵抗能力,常常是造成病情恶化的原因,严重者可加速病人的死亡。

3.护理

心理护理不仅可减少病人的心理反应并能直接产生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改善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对癌症病的心理护理有下几点。

3.1给予心理支持

对于癌症诊断和现处于病情情况,是否告诉病人自己、何时告诉均要因人而异,一般不要过早告知病人为好,当发现病人开始有疑问,但不能冷淡冷漠,最好言语简单明了表达出只要医患密切配合,就有治疗的希望。护士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断给疏导,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对有下情况者要注意防止自杀的发生:曾有过自杀企图者和人谈过自杀者;严重抑郁、焦虑和情绪不稳者。癌症的治疗不论是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制剂治疗,副作用较大。在治疗期间认真听取病人有关身体部位和心理情绪反应的描述,使病人对治疗充满信心。

3.2创造好的环境满足病人的求生欲望

护士设身处地的为为病人着想并分担忧愁,创造一个比较舒适便利的生活条件,尽力帮助病人延长寿命,满足病人的求生欲望。

综上所述新的护理模式要求我们不仅治患者的“身病”,更要治疗患者的“心病”,一定的心理行为干预、行为矫正不仅能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而且能提高患者对化疗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减少心理痛苦反应,同时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苗桂珍.妇科肿瘤病人的心理观察及护理[J].现代康复,1999,3(7):886-887.

[2]成敬.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心身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174-175.

[3]李力.官颈癌的筛查及l临床诊治[J].肿瘤学杂志,2008(2):86.

[4]岳阳.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生存质量评价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7):589.

[5]倪笑玲.妇科肿瘤病人的心理历程与调适[N].锦州医学院学报,1999,20(1):101-103.

[6]石智勇.癌症病人抑郁情绪和T细胞等与NK活性关性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4):363-364.

[7]黄和平.心理行为干预在缓释肿瘤患者拒绝化学治疗中的作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25(2):196.

[8]杜昂鹰.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生存质量调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3(3):198-200

[9]曹泽毅.妇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75-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