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心肌梗塞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研究

马琴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目的:探究心肌梗塞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4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69例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优质护理方式,对后续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4例,不良反应率11.4%,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例,不良反应率为2.9%,11.4%>2.9%,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满意率为67.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5.7%,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形式其整体应用价值比较明显,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肌梗塞患者;优质护理;护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296-02

心肌梗塞(myocardialinfarction)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引起的部分心肌缺血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直接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在治疗阶段需要对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护理举措落实到实践中。优质护理举措涉及到内容有很多,医护人员要从实际情况入手,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落实护理措施。为了探究心肌梗塞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4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69例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优质护理方式,对后续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心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4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69例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患者,观察组35例患者。对照组中男16例,女18例,患者年龄在47~75岁,平均年龄(52.8±10.5)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7例,患者年龄在47~76岁,平均年龄(53.8±5.8)岁。两组患者均符合临床研究标准,两组患者在常规性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方式,按照护理流程进行,及时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解,落实护理举措。

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入院护理在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需要做好常规性治疗工作,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及时和患者进行互动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此外要及时给予患者关心和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积极配合接受治疗[1]。

1.2.2生命体征护理由于心肌梗塞患者的病情变化比较复杂,因此在护理阶段需要做好常规性检查工作,做好心电监护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记录。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同时在护理阶段需要保证患者卧床休息,协助患者取平卧姿势,协助患者翻身,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的正常[2]。

1.2心理护理

很多心肌梗塞患者的年龄比较大,自身心理压力比较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适当的引导。心理压力大会增加后续治疗难度,因此必须将治疗的好处高速患者,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3增加社会支持

对于患者来说,最主要的社会支持就是来自于家庭,因此护理阶段要对家属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很多患者心理压力大,担心治疗会增加子女的经济负担,因此实践中需要增加社会支持,让家属及时陪伴在患者的身边。家属也需要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增加患者接受治疗的积极性,进而提升预后护理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说明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4例,不良反应率11.4%,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例,不良反应率为2.9%,11.4%>2.9%,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情况如表一:

3.讨论

针对心肌梗塞的特殊性,在临床护理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

有效的护理服务是治疗的一部分,优质护理服务形式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的康复[3]。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要落实优质护理举措,采用标准化和科学化的护理模式,提升整体护理效果。优质护理涉及到内容有很多,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通过合理用药、控制饮食以及康复训练等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对于心理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情绪变化引起重视,结合患者的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及时对患者进行引导。安稳患者的不良情绪,能提升预后和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符合人文主义的服务理念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4]。

干预阶段需要根据个性化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以护理方案为执行标准,让患者积极配合接受治疗和护理,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5]。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4例,不良反应率11.4%,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例,不良反应率为2.9%,11.4%>2.9%,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满意率为67.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5.7%,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心肌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形式,其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比较高[6]。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方案在心肌梗塞护理中优势显著,能有效解决患者的心理障碍,提升预后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皮静花.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9(12):105.

[2]曲静.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评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02(01):259-261.

[3]于冠华.老年心肌梗塞患者施行优质护理服务对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0(12):216-217.

[4]赵红霞.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08(01):162-164.

[5]穆傲霜,姚秋香,苗慧.优质护理服务在产妇和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价值的探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04(13):66-67+69.

[6]郑焕君.浅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6(23):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