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砂石化原因分析及处治方法

/ 2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砂石化原因分析及处治方法

王成云

佳木斯市公路管理处

起砂翻砂现象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应用期间比较常见的问题,引起路面砂石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施工作业不规范、施工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配合比不合理等,在实际施工时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实现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在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保证每个环节的规范化操作,可以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砂石化现象进行合理控制,提高农村公路路面的应用效果。

一、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砂石化原因

1、水灰比不合理

水灰比的配置对路面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水灰比过大或过小都会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既不经济又浪费资源。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水灰比过于小,就会造成水泥的用量加大,砂浆的干硬指数增加,也大大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同时面层的强度也遭到一定的程度的破坏。如果水灰比过大,混合料的和易性大大提高了,致使水泥的用量会有一定量的减少,表面就会出现泌水的不良现象,降低了砂浆的强度,面层的耐磨性也会随之降低,表面在受到碾压承受压力时,松散的水泥灰就会出现,起砂的现象也就随之产生。

2、原材料质量比较差

使用的水泥材料强度达不到施工标准,在实际施工时路面很容易出现沉降现象,应用安全得不到保证;水泥材料出现受潮、结块或者过期的情况,施工单位的管理力度不强,没有对材料的放置进行科学管理,那么在实际应用就会对材料的性能造成影响,路面强度得不到保证,试用期间容易出现变形情况,无法承受较大的荷载,那么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起砂现象。砂石粒径不合理也会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由于砂的粒径过细,在对混合料进行拌合的过程中,水灰比就会增大,强度也会降低;砂的含泥量超标,水泥的用量就会减少,进行拌合时对其粘结力就会有一定的影响,造成强度不足,表面的耐磨性减弱,导致起砂的不良现象。

3、压光时间过迟

缺乏专业知识,对水泥硬化的基本原理不清楚,工序的安排不合适,或者底层的干湿度把握不准,造成对路面的压光时间的不准确。混凝土路面压光时间过早,水泥的水化作用进行得不彻底,还有不少的游离水分存在,对于消除表面空隙和气泡等不良情况十分不利。同时,扰动混凝土的表面,会影响砂浆面层的强度。压光的时间过迟,水泥的胶凝体结构硬化现象已经形成,表面较干,这就造成了无法抹去表面层的毛细孔和抹痕的现象,这种情况对表面的强度和抗磨性都有严重的影响。施工人员不考虑质量,为了省事,直接洒水湿润然后对其进行强压,严重破坏了混凝土地面的结构,降低了强度,最终出现起砂的现象。

4、养护工作不到位

养护不及时。拌合的砂浆在经历了初凝和终凝最终硬化的过程中,水化一定要在潮湿的环境进行,水化由内而外不断地向水泥颗粒内部进行,强度也随着水化的深入不断增强。如果路面混凝土养护得过早,表面的水分太多,很容易出现起砂的现象;如果养护的时间过于长,水化热会造成水分蒸发迅速,极易出现缺水的现象,硬化的速度就会减慢,其强度和耐磨能力很难得到保证。

二、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砂石化的防治方法

1、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时,需要选择品质优良的水泥材料,保证水泥的抗冻性和稳定性,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水泥的水化热反应,尽量选择水化热反应小的水泥材料。在冬季施工时,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施工质量。水泥材料的规格和型号要相同,对于底层施工中应用的混凝土材料和面层施工中应用的混凝土材料,强度要保持一致。如果材料出现受潮或者结块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材料的更换,不能使用过期材料。原材料在进入施工场地之前,也需要做好各方面性能的检验工作,保证原材料质量符合路面施工需要。

2、材料配合比控制

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与材料的应用性能有着直接影响,在施工之前要确定好各种材料的使用比例,控制好水泥的用量,水灰比也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保证混凝土浆液的强度。一般都会在施工前进行试验,以此来确定适合在公路路面施工中应用的最佳配比,并严格按照这个比例进行调配。外加剂的用量也要控制好,避免使用过多而出现泌水现象。

3、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路面施工时,要控制好路基中的水量,避免出现严重积水的情况,将路基中的积水排出,将路基晾干之后才能进行路面施工作业,避免路基中的积水对水泥混凝土材料造成影响。混凝土材料在搅拌时,也一定要控制好水分含量,不能随意添加,在施工也不能向混凝土中洒水,控制好水灰比,为后续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确保路面的应用性能符合要求。在进行混凝土材料的振捣工作时,要保证振捣的密实性,不能出现漏振的情况,振捣完成后要掌握好修光抹面的时间,不能过早或者过晚,一般都会在混凝土凝结后期进行二次抹面,可以保证路面结构的平整和紧密。如果混凝土结构在凝结的过程中出现泌水的现象,不能直接添加水泥混凝土材料进行抹面处理。路面修光抹面处理完成后,为了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需要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草垫,防止受到雨水冲刷,还可以避免水分过度蒸发而出现的裂缝情况。

4、养护工作合理开展

施工完成后也需要对公路路面进行养护作业,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处理,将其保持在润湿状态,要确定养护时间,在面层出现泛白情况时开始养护,养护时间一般在两周左右,一定要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避免在使用期间出现砂石化现象。

结语: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是引起路面砂石化现象的重要因素,路面结构无法得到保障,强度达不到质量标准,或者在施工完成后没有做好养护工作等,都会导致路面出现起砂的情况,在进行处理以上情况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具体因素,控制好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水灰比,还需要在养护环节对水分蒸发现象进行有效控制,只有做好各项影响因素的控制工作,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出现。

参考文献:

[1]杨乐.浅析水泥混凝土表面跑砂的原因及修补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

[2]张晓阳.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砂"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