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关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关注

康宪刚

康宪刚

太原市第六十三中学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活动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合作学习、探究教学、自主学习、数学思想运用四个方面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探究教学自主学习数学思想

初中数学教学是初中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随着素质教学改革活动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能力培养比知识传授更加重要。及时发现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建立正确的教学对策,促进能力培养理念的实施。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分析

1.合作学习的意义

不同国家教育学者对合作学习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所指的合作学习指的是,在班级范围内,结合学生特点与优点,将班级分为能力较为均等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活动,以小组成绩进行评价与奖励。合作学习塑造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协作的学习氛围,利于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心。以数学教学目标为导向,强调组间协作,组内合作,促进班级整体进步。合作学习模式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提高自身合作技能。

2.细节问题分析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容易出现教师未能全面领会合作学习的涵义,在教学活动中只是进行单纯的模仿,追求教学模式的创新,未能发挥合作学习模式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未能深入到合作学习活动中,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此种教学活动中,也容易出现学生缺乏合作学习习惯,不能认清自身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的“身份”,导致分工不明确,影响合作学习效果发挥。

3.解决策略

未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需要强化自身对合作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借鉴优秀教学案例,探寻合作学习的内涵。科学划分班级小组,根据教学效果及时进行小组组员调节,以便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发挥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明确组员之间的分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尊重“落后生”的心理状态,鼓励组员对其进行帮助,激发“落后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深入到合作学习中,及时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动态,给予正确引导或者指导,将合作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二、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分析

1.探究性教学的意义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初中数学素质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需要开展适当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来源于生活中数量知识、空间知识的总结、归纳与猜想,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创设探究教学氛围,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思考空间,创设探究情境,鼓励学生放松思想,进行知识实践。探究性教学模式利于推进素质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氛围,创设更富有生命气息、民主气息的教学氛围。

2.细节问题分析

探究性教学活动要求教师设定适宜的探究氛围,给予学生合理的探究任务。探究任务的深度与适宜度对教学效果具有直接影响。教师设定的探究任务过于简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令探究活动停留在肤浅一层。如果探究话题设置地过于深奥,会成为学生学习障碍,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

3.解决策略

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深入探究课本知识,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创设合理的探究氛围,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活跃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新问题,也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归纳新知识。塑造探究教学氛围的和平性与民主性。

三、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分析

1.自主学习模式的意义

自主学习模式一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学习模式。学习者在这种学习模式中,能够主导自己的学习活动,控制自身学习态度,能够运用正确的学习策略深入了解更多的知识。自主学习模式的相对性与有效性与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相符,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引导学生协调自身学习系统中诸多因素,促使自身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优化数学学习过程。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协作性。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实现学生知识的再创造,激发学生学习独立性与自主性。

2.细节问题分析

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重要的教学实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寻找并发挥自身潜力。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大不相同。教师必须以了解学生学习特点为基础,才能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活动。在实际环境中,教师忽略自身的引导地位,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加以正确引导,导致自主学习失去原本的教学效果,易造成课堂一片混乱。教师制定的学习任务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开展主动探讨与研究。

3.解决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认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兴趣爱好,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适宜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探索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能力。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引导学生构架自身的数学知识框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分析

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

数学思想指的是,人们将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关系与数量关系结合到一起,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结果。数学思想具有指导意义,来源于具体的数学认知。与数学概念相比,数学思想具有更丰富的抽象力与更高的概括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的数字化发展趋势依赖于数学思想,数学思想也顺应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趋势。数学思想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桥梁。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等,提高自身思考能力,培养感性思维方式。渗透数学思想于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既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细节问题分析

初中数学课本中显示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抽象概括、数学模型、归纳猜想、分类、演绎等。课本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种类繁多,数量丰富。渗透数学思想于教学活动中具有可行性。思想教育方法往往容易被教师与学生所忽略。现行数学思想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课堂枯燥无味的问题。以解题数学为例,教师在前牵着学生的思维,不能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发生过程。数学思路探究与培养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3.解决策略

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数学思想教学。引入数学史,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史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学生与教师重新认识数学的工具。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发展自身数学思维,掌握数学概念的核心,理解数学概念的关键属性。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运用数学思想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数学方法的应用过程,而不是仅仅掌握数学知识的皮毛,促进数学知识迁移至实际生活中。

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知识框架构架,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等知识,提高数学知识实践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创新创造精神。

参考文献

[1]杜彦武、杜彦君.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原则初探[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3)

[2]吴仁英.合作学习中的生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