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陈瑜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杭州311255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在社区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来我社区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观察组(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为97.5%,对照组为82.5%,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能够显著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社区糖尿病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治疗中,常以药物进行控制,但效果不好。若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尤以社区为单位进行血糖监测、健康指导等[1],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本文对4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联合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来我社区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在45-85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60.23±1.55岁。在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观察组(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每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为选择格列齐特、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等药物,并告知患者服药的相关注意事项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具体方法,饮食控制:劝诫患者戒烟戒酒,控制患者每日的饮食量,限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尽量避免使用肥肉、动物内脏等,可适当食用瘦肉、鱼虾类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禁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多食豆类、粗粮类食物,如菠菜、苦瓜、萝卜、莲藕等。运动疗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患者餐后1小时可进行慢跑、散步等,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每日的运动时间维持在半小时左右,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选择湿度运动或者不运动。

1.3疗效评价患者的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且无并发症,表示为显效;患者的空腹血糖≤8mmol/L,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表示为有效;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8mmol/L,病情未改善,表示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将所获得的数据集中归类,录入数据库。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且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较长,若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控制,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会发生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导致机能异常甚至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经济负担。

本研究发现,在社区糖尿病的治疗中,给予药物治疗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缓解病情。其中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手段,通过科学的饮食控制能够有效减少血糖的含量。运动疗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增加运动量,加快葡萄糖的利用,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水平[3]。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药物治疗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控制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王加良[4]等人的研究存在相似性。

综上所述,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能够显著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小进.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60-60.

[2]郭敏,金红霞.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4):245.

[3]李常虹.饮食控制联合运动疗法在提高药物治疗社区糖尿病临床效果中的应用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4):122-123.

[4]王加良,张艳丽,赵维纳等.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8):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