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 2

IgA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孙菊花

孙菊花(广西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北海536000)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3-0250-02

【关键词】IgA肾病中医药研究文献综述

IgA肾病是一种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的一类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一个主要原因。本病病因、病机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措施。近年来,关于中医药在IgA治疗的研究较多,显示出一定优势,并且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本文就中医治疗IgA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IgA肾病的病因病机

IgA肾病是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或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而命名,祖国医学中并无相关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特征,我们可以将它归属于祖国医学之“血证”、“水肿”及“腰痛”范畴。

黄文政[2]教授认为,IgA肾病的病因是由于体虚、气虚或气阴两虚,复感外邪,影响了肺、脾、肾三脏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水湿浊邪内壅,久之湿热瘀血等标实之证形成。其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因虚致瘀,瘀阻脉道而使血液不循常道,血溢脉外导致血尿。郑平东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认为,IgA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多为气虚表卫不固,外邪袭络,脉络受损为主;标实多为久病必瘀,阴虚生内热,以瘀、热为主。张佩青认为,肾虚既是所有肾病发病的内因,亦是发病的必然结果。IgA的病机多以肾脏为中心,旁涉肺脾。病初肾阴虚,发展阶段气阴两虚,病之后期肾之阴阳气血俱虚,火热之邪贯穿始终,故本虚标实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总之,IgA肾病的产生是由于五脏六腑气阴亏虚,致使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蓄积,而后者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从而导致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2IgA肾病的辨证分型

黄文政[2]将IgA分为六型辨治:卫表不固、下焦湿热证,热毒扰肾客咽证,湿热内蕴证,脾肾气虚证,阴虚火盛证,气阴两虚、湿热未净证。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将IgA肾病辨证分五型:肺卫风热、迫血下行,下焦湿热、迫血下行,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气虚。张佩青把IgA辨证为风热蕴结证,肾阴虚证,肾阴虚挟风热蕴结证。华素彩等按1988年全国第4次中医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慢性肾炎中医辨证分型方案》为依据,将81例IgA患者分为脾肾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脾肾气虚四型进行论治。

3IgA肾病的中医药治疗

3.1辨证分型治疗丁樱教授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急性发作期又分为风热侵袭型,采用银翘散与小蓟饮子化裁;下焦湿热型,方用藿香正气散合小蓟饮子加减。慢性迁延期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4型,分别予以玉屏风散,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六味地黄丸,右归丸加减治疗,疗效显著。金仲达也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与慢性迁延期,在急性期中,风热扰络者用银蒲玄麦甘桔汤加味,下焦湿热用小蓟饮子加味,心火亢盛用导赤散、栀子豉汤加味;慢性期脾肾气虚参芪地黄汤加减,肝肾阴虚知柏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气阴两虚予清心莲子饮加减,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3.2自拟方治疗丁英钧等自拟肾络通治疗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以肾络通为主方治疗,方药组成:黄芪30g,丹参15g,川芎10g,地龙12g,蝉蜕10g,乌梢蛇10g,白僵蚕10g,茯苓15g等,随症加减;对照组予洛丁新10mg,日1次,疗程为1年,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79.05%,对照组50%。

3.3成方治疗李怀芳等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6例,给予复方肾炎片口服,1.5g/次,3次/d;对照组48例,给予贝那普利口服,5~20mg/d,共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尿蛋白、IgA均降低,观察组尿红细胞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尿红细胞、尿蛋白、IgA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夏滨祥等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肾络康浓缩丸,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潘生丁每次10~50mg,每天3次;洛汀新每次10mg,每天1次,疗程为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73.33%。

4小结与展望

IgA肾病为慢性进行性疾病,病因复杂,迁延难愈。近年来,中医中药在治疗IgA肾病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能延缓本病的发生发展,并能减少西药治疗时带来的相关副作用,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如何将中医辨证与病理诊断相结合等,有待于我们去思考,去解决。今后随着肾穿刺活检的开展和普及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中医的辨证论治将贯穿于病情发展的各种阶段和各种水平。将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针对各个阶段的病变特点,在不同水平对该病深入研究,从而为中医药辨证治疗该病提供更客观的依据仍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林善锬.当代肾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438.

[2]张丽芬.黄文政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8,23(9):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