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与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与防范

李成

(国网河南电力公司正阳县供电公司河南省463600)

摘要: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电气设备的发展,伴随着应用领域的逐渐拓展,人们的用电量持续增加,各种不同的电力设备必须合理应用,才能满足城市运转的实际需要,但是电力设备耗电量较大,给系统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已经加大了对电力调度工作的管理力度,以便更好地对安全性以及风险性进行管控。本文就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与防范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防范

一、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

1.管理中的安全风险

近些年,我国电力调度工作中引入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同时引入了一系列的先进设备,从管理的角度观察,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弊端,给系统的电力运行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同时,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比如:电力调度运行出现故障时,技术人员并没有对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准确的记录,导致对系统进行遥控操作时,无法保证系统的运转。管理人员并没有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导致工作中问题频频发生,影响了系统的运行,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电力调度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环节,在电力调度规章制度制定之处,并没有对工作和人们的实际需要进行明确的规定,加上约束力度不足,,最终导致系统问题频繁出现。

2.调度中的安全风险

电力调度的运行过程中,基于设计标准和规范存在问题,所以施工中常有问题出现,经常会导致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系统造成了较大的损害。在系统运行中,由于存在一些错误或者不准确的数据,导致了运行中潜在着安全隐患。有些设备由于使用时间较长,同时没有进行适当有效的维护与保养,导致故障频发,甚至有些性能受到影响,因此,必须保证系统的安全,使其处于稳定运行状态,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如果电力运行方法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则也对电力调动系统的运行设置了障碍,同时,所带来的影响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恢复。环境因素也是电力调度产生影响的一类因素,如果设备长时间处于运行中,通常会受到湿度较大的空气的干扰,产生腐蚀,对设备的功能产生影响,甚至最终导致设备无法使用。

3.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在电力调度的停电和送电中,基于操作人员对电网的熟悉程度不足,所以经常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故障,包括:电力调度人员尽管具有安全意识,但是工作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多、内容杂,所以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漏洞,导致工作中权责不够清晰,各级交接工作有所欠缺等,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另外,电力系统的管理部门明确规定了业务的范围和内容,尽管调度人员业务水平有高有低,素质参差不齐,但是必须按照规定工作,否则会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

4.内部风险

当前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内部安全风险主要包括调度运行中变压器或发电机产生的故障风险、由于断路、短路诱发的保护监控系统误操控风险、监控保护不到位引发的系统堵塞风险以及发动机和信息系统连接错误导致的管理系统风险等。此外,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于电力系统运行也有重大影响,这是安全风险中所难以预估的方面,因此针对自然灾害造成的调度故障只能通过抢修以尽快恢复电网运行,以此降低故障损失。

5.人为风险

由于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的欠缺,使得电力调度在接替和轮班过程中误操作问题时有发生,加之人员调度指令发布不明、指令内容不够清晰,这些都是潜在的运行安全风险。面对繁琐的调度工作,心理疲劳的产生极易导致调度操作存在失误。与此同时,一些人员在发布调度指令时仅仅依靠以往工作经验,并未与实际调度情况相结合,缺乏准确的故障判断能力,这也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调度风险问题。除此之外,误送电也是现阶段影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的重要方面,造成误送电的原因除了与不够清晰的流程和工作范围有关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也是原因之一。

6.体制风险

管理工作不到位和管理力度不够也是当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发生的原因之一,调度执行人员对于调度安全的理解不够深入,安全意识显得极为淡漠,制度执行不够规范,这些都易引发安全事故。此外若是检修工作缺乏必要的计划性,也会导致人员工作量的加大,且调度过程无章可循。由于电力调度过程环环紧扣,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有碍于下一环节的操作,进而降低整体工作进度,可见现阶段调度体制完善是保障电网运行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二、电力调度运行中安全风险的防护策略

1.积极采用动态安全预警与协调防御技术

我国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更新,智能测绘、智能传感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技术的进步为智能系统的多维度、大范围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技术条件,并实现了多重功能,包括局部电网功能、全部电网功能以及协调功能等。就电力调度中的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来说,必须应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功能性方面的要求。可以结合动态的监控与预警策略,采用合理的话的协调和控制方法。合理开展系统的整合工作。系统的应用平台可以很好的应用系统的数据,进行数据的调度与监视和预警。积极采用动态化的防御手段和技术开展工作,如果发现系统中存在异常现象,及时报警。我国现阶段的安全风险管控已经逐步趋向于自动化与智能化,在实时监控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管理,高效的在线处理问题,极大的满足了工作的需要,实现电力调度运行水平的稳步提高。

2.加强系统的设备管理

系统的设备能够正常运转是保证系统安全性的关键性要素之一,如果设备出现问题,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转,对调度工作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所以,电力单位要逐渐加大对调度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量,实现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完善,做好日常的检修与保养,设备选用时,要严格监测质量,保证设备满足标准。安装之前,做好设备的调试,使其处于最佳状态,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

3.制定突发情况应对策略

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必然会受到外界因素、不可抗力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进而引发一些突发状况,例如:突然的刮风、下雨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人员伤亡以及经济的损失,最终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基于此,必须制定可行的、有效的策略来应对

这些突发的情况,并保证工作人员在遇到这些突发现象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补救、修复,尽快恢复电力调度的正常运行,提升对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防范的能力,防止其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4.加强对调度系统运行人员的培训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力调度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调度系统人员掌握电网运行特征,还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较高的责任心与安全意识。因此,电力系统应定期组织调度运行人员进行学习与培训,对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全面了解,并掌握相关的应急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另外,对新技术和新工艺应定期统一学习和考核,帮助和鼓励调度系统运行人员不断在实践中学习,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

结语:要想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保证电力系统调度工作的合理性,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实现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稳定提升。在对电力调度的管理中,应该强化对员工的培训,加强工作的指导力度,使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落实安全责任制,使自我保护能力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成立鹏,田大鹏.浅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118.

[2]郭杰,王娜.浅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与调度数据网安全[J].企业导报,2011(18):297.

[3]王勇.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及电能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