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间质瘤的影像检查及CT、MRT表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胃间质瘤的影像检查及CT、MRT表现分析

史福俊1杨涛2

史福俊1杨涛2

(1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影像科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2内蒙古包头医学院一附院影像科内蒙古包头014010)

【摘要】目的:分析胃间质瘤的影像检查及CT、MRT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也只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胃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表现和检查结果。结果:CT检查的检出率为93.75%(75例),误诊率为6.25%(5例),其数据与MRI检查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间质瘤应用MRI和CT检查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仅能作为参考,不可用于定性,仍需要结合电镜检查和免疫组化。

【关键词】胃间质瘤;MRI;CT;影像学表现;检出率;误诊率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236-02

胃间质瘤是一种胃肠道间叶肿瘤,起源于原始间充质细胞,该疾病明显的区别于平滑肌与神经源性肿瘤,是一种独立疾病,其免疫组化表达型较为特殊,时常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1,2]。目前,该疾病的术前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一般依靠手术和病理性检查确诊。此次,我院选取了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胃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MRI和CT检查,以了解影像学检查是否存在一定的特异性特征,为胃间质瘤的术前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现将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胃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此次入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年龄48~87岁,平均年龄(65.8±2.6)岁,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饱胀、疼痛、消瘦、贫血、呕吐、乏力、便血等症状,其中12例患者用手按压可感知腹部包块。患者病程16d~1.7年,平均病程(5.4±1.1)个月。所有患者经手术和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胃间质瘤,符合WHO提出的胃间质瘤诊断标准[3],患者同意参与此次研究,排除合并其它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影像学检查禁忌的患者,本次试验获得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具备实施条件。

1.2方法

分别对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其中CT检查应用GEHispeedNX/i机型双排螺旋CT机,先行常规平扫和增强扫描,螺距为1.0,层厚与层间距为10mm。增强扫描时静脉注射80~100mL300mgI/ml型欧乃派克,注射速度为2.5ml/s。动脉延迟25s扫描,静脉延迟60s扫描。MRI检查应用Vectra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先行T1WI和T2WI轴位、冠状位平扫,肘静脉注射10mlGd-DTPA,行T1WI增强扫描。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表现和检查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别使用χ2和t值检验,P<0.05代表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T表现

平扫显示肿瘤及周边呈等密度者25例,中间密度略低者26例;增强扫描可见中度均匀增强11例,不均匀增强18例,病灶内有大片低密度坏死组织,周边呈现中度、明显增加患者15例(CT值20~40Hu);CT值为60~120Hu时,发现5例小囊状低密度坏死。

2.2MRI表现

MRI提示肿瘤信号不均匀,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15例,不均匀高信号18例;肿块信号较为均匀,T1WI呈均匀等信号,T2WI呈均匀略高信号1例,增强扫描见肿瘤呈均匀增强。详情见下图:

2.3两种检查方式的诊出率分析

CT检查的检出率为93.75%(75例),误诊率为6.25%(5例);MRI检查的检出率为88.75%(71例),误诊率为11.25%(9例),两组数据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χ2=1.2524)。

3.讨论

胃间质瘤常见于50岁以上群体当中,而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其病灶可累积食道、肛门等部位,一般常见于胃部、小肠、直肠以及食管部分,临床中亦有原发于腹膜后、肠系膜位置的病例[4]。胃间质瘤发病较为隐匿,肿瘤直径在2mm以下的几乎无明显的症状表现,因此,大多数患者往往是在进行其它检查时偶然发现的。

CT和MRI均是临床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这两种检查方式在许多肿瘤疾病的恶性与良性鉴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T检查具有影像学结果清晰,能够帮助判定肿瘤的内部情况和生长方式的优势,且对远处细小的病灶转移较为敏感,对于病灶的危险等级评价十分有利。但CT检查中,对于胃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的区分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这两种肿瘤基本为腔内外型,检查时容易出现遗漏,从而导致误诊情况的出现。MRI除了具备CT检查的上述优势之外,还具备了T1WI和T2WI轴位、冠状位平扫图像,不受肿瘤腔内外型的影响,检查的准确度较高。

在此次研究中,MRI对于病CT检查的检出率为93.75%(75例),误诊率为6.25%(5例),两组数据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这一数据结果可以看出:CT与MRI检查在诊出率上并不具有明显的差异,价值相当。但从起影像学表现来看,均不足以作为直接判定胃间质瘤的证据。

综上所述:胃间质瘤应用MRI和CT检查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仅能作为参考,不可用于定性,仍需要结合电镜检查和免疫组化。

【参考文献】

[1]张旭婷,刘琪,郝雅静,等.宝石CT能谱成像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4):264-267.

[2]王小花,王亮,刘咏芳,等.超声双重造影和增强CT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3):446-448,452.

[3]王健,徐军良,胡红杰,等.≤5cm胃间质瘤的CT表现与肿瘤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J].中华肿瘤杂志,2017,39(3):184-189.

[4]王艳艳,杨晓棠,辛磊,等.能谱CT对于胃间质瘤及胃神经鞘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评估[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3):31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