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测量在膝关节软骨缺损面积评估中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MRI测量在膝关节软骨缺损面积评估中的意义

王维浦

(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目的:MRI测量在膝关节软骨缺损面积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软骨缺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测量软骨缺损面积,分析测量结果。结果:80例患者膝关节软骨缺损共120处,25处髌骨关节面,有65处为股骨髁,30处为股骨滑车。MRI检测平均每例患者软骨缺损面积是3.5cm2,术中测量为6.0cm2,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MRI检测软骨缺损面积,评估值多低于术中的测量值,但是各解剖部位MRI测量值和术中测量值的百分比数据能够对术前的治疗决策提供指导。

【关键词】MRI测量;膝关节软骨缺损;面积评估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059-02

磁共振成像(MRI)是临床中评估软骨缺损的手段之一,该种评估方式可以有效地对关节软骨全层缺损区域进行测量评估,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1]。但是对于退变性关节炎患者而言,软骨病变大多属于裂隙性不完全缺损,应用MRI评估会受到一定的局限,甚至有临床资料显示,退变性的关节炎患者接受关节清理手术的时候,发现其软骨缺损面积要比术前MRI测量的结果大。但是如果将此种方法与关节镜评估技术相比较,其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创伤。所以,为了进一步研究MRI在关节软骨缺损面积测量评估中意义,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软骨缺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且展开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6年7月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80例膝关节软骨缺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术前均接受MRI测量软骨缺损面积。其中男性患者为50例,女性患者为30例;患者的年龄最大是56岁,最小是45岁,平均年龄是(52.0±2.5)岁;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数据的搜集均知情同意,且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80例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均接受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5TMRI检查,获得患者的轴位、冠状位以及矢状位、滑车斜位的质子密度像,附加脂肪饱和快速自旋回波质子密度像、脂肪饱和T2加权图像。先在患者的膝关节腔内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造影,然后要求患者进行20min的正常行走,活动其膝关节。再选中2位资历高、经验丰富的MRI检测医生通过工作站的数字图像平台在MRI二维图像上,测量评估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缺损面积。如软骨厚度出现变薄且>50%,即为软骨缺损,评估的结果以2位医生测量平均值为主。MRI策略评估结束后根据结果对80例患者进行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手术或者开放性膝关节清理手术,术中清理软骨病变组织,并选择专用的测量尺二维测量软骨缺损面积[2]。

1.3数据分析及统计处理

本次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均导入SPSS19.0版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其中,均数±标准差(x-±s)代表计量资料,率(%)代表计数资料,P<0.05时研究数据具备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80例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缺损高达120处,其中有25处髌骨关节面,有65处为股骨髁,30处为股骨滑车。通过MRI检测平均每例患者软骨缺损面积是3.5cm2,外侧股骨髁软骨缺损面积的相关系数是0.77,而内侧股骨髁是0.83,髌骨与滑车是0.98。65处股骨髁又分为35处内侧股骨髁与30处外侧股骨髁,其中术前MRI测量两种软骨缺损面积分别是(2.7±1.9)cm2、(3.9±3.2)cm2;股骨滑车与髌骨关节面测量值分别是(2.3±1.5)cm2、(0.8±1.2)cm2。上述四类节软骨缺经过测量尺评估的结果分别是(4.3±1.6)cm2、(6.0±2.0)cm2、(3.0±2.0)cm2、(3.0±1.1)cm2,术中测量平均值是6.0cm2,平均差值是0.6~3.0cm2,与MRI测量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测量120处软骨缺损的过程中,有80处的术中测量结果高于MRI测量的结果,20处的两种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另20处术中测量的结果小于MRI的测量结果。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临床中磁共振软骨成像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而临床中对于软骨特定序列、技术等报道也越来越多,并且不断更新,这些新的技术甚至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软骨生化状态定量信息。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国临床中目前仍然选择标准序列与常规技术作为检测软骨缺损面积的主要手段,有部分资料提示新的技术虽然已经逐步得到应用,但是实际的应用效果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来验证,而术前通过MRI检查,来预测软骨缺损面积也还未具体明确其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在本次研究中,所选的常规MRI软骨检测序列预测软骨缺损面积,在技术与设备方面的要求不高,所以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普遍性的检查方式但是相对于关节镜下检查,可以更佳清晰地观察到患者的软骨变性,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通过本次研究,MRI测量软骨缺损的面积值大多低于术中测量的结果,说明了MRI检测到小面积软骨缺损周围大多有严重的剥脱、软骨裂隙以及变性存在,术中清理这些区域后测量的结果往往高于MRI的测量结果。这对患者的手术可以提供一些治疗决策,如:患者股骨髁软骨缺损面积低于3cm2~4cm2,可应用微骨折技术进行治疗;患者的缺损面积更大则采取该技术的效果较差,所以更适合选择骨软骨移植,或者软骨细胞移植手术进行治疗。若术前如果MRI测量结果显示内侧股骨髁软骨缺损区4cm2,则按上述手术的选择方案,主治医师可能会采取微骨折技术治疗,但是根据本此研究的结果,该处的软骨缺损面积大于4cm2,所以应考虑采取骨软骨移植,或者软骨细胞移植术治疗。为了降低MRI测量系统的误差,所以一般选择2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对膝关节软骨缺损面积进行独立的MRI二维图像测量评估。另外,MRI测量时间和手术时间间隔长,在此期间部分变性软骨组织极有可能继续发展,也会对术中最终测量结果形成影响。为了减少上述影响因素,MRI图像采集和手术治疗的间隔期应当严格控制与12月以内。临床中有多个资料提示,患者软骨缺损面积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发展,进度大约为每年进展0.4~4.2%,所以经过MRI检测之后需要即可准备手术,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诊断结果的误差[3]。

综上所述,虽然MRI检测软骨缺损面积,评估值多低于术中的测量值,但是各解剖部位MRI测量值和术中测量值的百分比数据对于术前制定治疗决策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浩,孙岩,秦卫,等.3D-SPACE、3D-TrueFISP序列测量膝关节软骨缺损面积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6,14(03):284-286.

[2]曾哲真.术前MRI测量评估膝关节软骨缺损面积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31):164-165.

[3]胡仁健,张水先,林文银.MRI测量在膝关节软骨缺损面积评估中的意义[J].重庆医学,2013,42(08):899-9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