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研究

陈泽安汤飞寅

浙江惠川水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随着人们对河道整治观念的提高,河道的治理已从单纯的以人类自身利益为主的河道整治转到对河流自身环境和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以及从流域角度出发的河流管理上来,追求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健康的河流,求得开发利用与保护河流生态系统之间的相对平衡。该文提出了对平原、山区、和城镇河道的治理原则,阐述对污染的控制及改善水体的办法。

关键词:河道整治;生态修复;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与城镇化的高速发展,穿越城市的河道过水面积日益萎缩,水质污染问题愈发凸显。城市河道传统治理方法通常采取裁弯取直、人工渠化、护岸硬化等措施,过分强调排涝、行洪、航运以及灌溉等功能要求,从而造成河道形式单一,河道生态服务功能退化丧失。然而城市河道在具备基本功能外,尚需具备自净水体、改善环境以及承载城市文化底蕴与历史等功能,随着人水和谐理念的不断深入,城市河道治理思路逐步转向集优美、舒适、文化与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在满足城市河道排涝、行洪等基本功能前提下,应遵循河道的自然演变规律,通过河流的环境修复与整治,恢复河流天然特征,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一、传统城市河道治理中的教训

(1)传统城市河道治理未能体现生态治河的理念

传统的河道治理往往按照河道规划线型实施驳坎、疏浚、引配水等内容,忽视了河道自然生态性的恢复。河道规划线型往往是两条笔直的平行线(此外还有两条绿化控制线),河道岸线按规划线型实施缺乏自然生态性。河道护岸一般采用硬质驳坎,河道水体与边坡土体中地下水之间无法正常交换,河道水质丧失了自我净化的功能,水生动物丧失了赖以繁衍、生长的环境;同时,单纯进行河道疏浚仅仅是转移河道底泥污染,没有对河道底泥进行综合治理;引配水易改变和破坏原有河道的生态体系,这些做法已经不符合河道生态治理的理念。

(2)河道整治后的水质改善并不明显,改善河道水质手段单一

通过综合治理,市区主要内河水质有所改善,已配水到位的河道水质良好,但总体水质仍然较差。改善河道水质是发挥河道环境效益的重要体现,目前的河道整治主要实施了护岸、疏浚、绿化、截污、引水等工程,但由于河道沿线地区雨污分流并不彻底,部分污水仍通过雨水管道进入河道,此外,所有河道并非都具有配水条件,有条件的河道配水不均匀,强度不大,河道的底泥污染无法消除是造成整治后河道水质改善不理想的原因。目前,改善河道水质的手段仅为截污、配水等工程措施,河道充氧、底泥的生物氧化治理、水体生物修复、水系生态恢复等多种手段尚未进入应用阶段。

(3)河道底泥治理不彻底

河道传统的治理方法多采用绿化、驳岸、配水、截污、清淤等工程手段,但对底泥和水体生物修复及河道生态系统的建立并未引起高度重视,河道底泥对上覆水体的影响巨大,底泥污染物含量与其释放速率显著正相关,底泥污染物释放后,河水中COD浓度将超过V类水标准。清淤虽然能去除部分已污染的底泥,但城市河道底泥受工程条件限制,不可能清除全部污泥,清淤后的底泥仍为新的污染源。仅通过截污、清淤、冲水,即使短期内能解决黑臭问题,但由于好氧洁净生态系统未建立起来,本身自净能力有限,一旦河道纳污过量又将回归黑臭状况。

二、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

(1)基本内涵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是指遵照生态系统与生态学的原理,在满足城市河道基本行洪、排涝要求的同时,为城市水系营造人工改造与自然有机结合的水流通道。该项工作应以营造多样性的河道群落与健康的环境系统为实施重点,并严控河道占地与污染物排放[3]。通过河道自身的生态系统实现水体自净与环境修复的目的,从而构建良性循环的河道生态系统。

(2)基本原则

(a)以修复河道功能为原则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应合理配置生态与经济社会用水,保障特定的排涝、防洪、通航与环保等经济社会功能,同时塑造河流良好的生态服务与环境保护功能,从而充分发挥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综合效益。

(b)以提升生物多样性为原则

城市河道水、陆空间的存异性与面积越大,则生物多样性越强,即河道生态环境系统的服务价值与稳定性越高。因此,应通过扩大河道水域及两岸区域面积等措施,维护河道上下游、左右岸生物群落生存空间的连续性。同时,可通过修筑岸坡与水域之间的过渡绿化通廊,形成岸边绿地与岸坡融合的水、绿网络。植被宜选择当地自然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坡顶区域可种植果木等经济作物,而在河岸线范围内可选择低矮的灌木植被,为野生动物的生长繁衍提供空间。此外,应注重恢复与保留河湾、湿地、浅滩与急流,以便为陆生植被、鱼类及鸟类的繁殖栖息提供条件。

(c)以强化自我修复功能为原则

城市河道内的水量可决定水体的自净能力,足够的水面率与水体容量既是排涝行洪、通航供水的需求,又是水分、空气、能量交换流通的必要条件。因此,应减小垂直河岸的硬质护坡面积,从而为河流生物提供丰富、多样化的生境条件。此外,可通过扩大水面率,促进地下水与河水之间的自然调蓄与交换,有效改善城市水循环与局域小气候。

(d)以景观与文化设计为原则

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应结合区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特点实施。治理方案设计宜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发展理念,构筑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城市河道绿地生态系统。具体可在滨河两岸修建凸显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廊道、雕塑及碑文等人文景观,并有机融合河道自然生态环境,从而为城市创造滨河绿色生态空间以及城市名片。

三、水质改善及污染源的处理

在河道水质污染严重的地区,必须控制点源、面源污染,强调源头治理。通过河道清淤、水面保洁、控制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减少排入河流的污水量。改善末端治理,对于必须排出的污水,应逐河段进行总量控制(即功能区的水质目标确定后的河段最小环境容量)。必要时需进行深度处理,提出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对于易积累的有毒物质,要坚决制止排入河流。根据河流径流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和自净规律,合理规划排污口位置和排污时间,按实时水情调度,合理利用水体的环境容量,达到逐步改善水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志鹏.浅谈城市河道生态治理[J].工业C,2015(14):233-233.

[2]杜红伟,王付洲,苏学锐.城市河道治理与生态保护探讨[J].人民长江,2008(16):27-28.

[3]赵全儒.城镇河道生态治理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20):9558-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