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间转运安全隐患与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院间转运安全隐患与质量管理

言利珊

言利珊(广西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急诊科〉广西南宁530003)

【摘要】目的探讨院间转运的安全隐患,制定管理对策,提高院间转运救护的质量。方法根据院间转运工作的特点,分析护理安全隐患,明确护理管理的原则和指导思想。结果通过实施控制和过程的重点管理,对风险环节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护理质量安全;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院间救护质量。结论通过加强院间转运护理质量的管理,能够提高急救护理水平,保证危重病人享有安全、快捷、高效的院间急救转运服务。

【关键词】急诊院间转运安全隐患护理质量管理

转运目的是因患者在现治疗单位条件受限,转往能得到更好救治的接收单位。各种需要转运的患者大多病情比较复杂且情况紧急,在转运途中可能因为病情不稳定,监测治疗设施不足,环境条件限制和人员不足等因素,致使患者危险事件的发生率增高,加上患者家属的情绪波动较大,更易引发投诉纠纷[1,2]。

1院间转运的特点

院间转运中面对的是病情危重、复杂多变、年龄不一、文化层次及社会背景不同的各种疾患人群,在转运途中可能因为转运的半径长,路途颠簸等因素,致使风险系数增高,稍微疏忽,可能会铸成大错。

2院间转运的安全隐患

2.1转运设备、药品方面的安全隐患由于日常保养、维护不到位,仪器设备未处于完好状态;或接听急救电话记录不详细、评估不全,导致急救物品准备不齐全,到达现场急救时由于药品及仪器不符合现场使用,再折返车内拿取所需费时,而对伤员延时救治。急救药品帐物不符,或配备不齐全,或药品过期等,还受到环境、空间等限制,客观上为急救转运工作安全性增加了一定难度。

2.2导管的安全隐患转运途中由于车体的晃动可造成置入管路的移位或脱位、输液速度的不稳定、气道分泌物增多等问题,均会增加患者病情风险。

2.3护理人员方面的安全隐患服务意识差,责任性不强;急救技术掌握不熟练,应急能力差;在处置过程中责任性不强,忽视患者家属焦急的心理状态,未及时给予相应的解释,态度不严谨,语言不温和。

2.4告知的安全隐患忽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权:未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未交待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甚至对一些病情变化估计不足。

2.5护理文书的安全隐患不重视院前抢救护理记录,记录不及时、不详细,医疗护理文书资料不完善。缺乏具有法律效力的佐证材料,为日后的纠纷埋下隐患。

3质量管理

3.1建立转运小组,制定转运计划①由医生、护士、司机组成小组,制定计划并实施转运;②小组根据当地患者数量、转运频率、转运区域和可用资源对医院的转运需求提供指导;③据病情制定并实施转运计划;④转运计划的不断修改和完善。

3.2加强理论技能培训护士应具备相应的综合医学理论知识和现场救治的基本技能。科室定期对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培训和考核,提高现场急救应急能力及服务质量。加强考核,培养护士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3.3建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目前执行的制度有急诊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转送签字报告制等。管理上要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检查,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力求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3.4加强物品、药品管理急救车辆、车载设施和救护人员构成急救的基本要素。要求车辆、通讯人员、药品、器械以及各种用物随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严格执行仪器保养检修制度,建立抢救仪器使用登记制度,确保仪器的良好功能。每班认真交接,定人、定期检查,排除不安全隐患,确保转运安全。

3.5提高安全意识我们应该加强自身言行修养,加强法律意识,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尊重患者的隐私权,重视患者的知情权和同意权。在转运前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完善急救流程,定期对急诊科医护人员培训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风险防范与质量意识。

3.6学习护理文书标准加强医疗文书书写,客观、及时、准确、连续地填写出诊疗抢救记录,出诊登记本要详细记录寻呼时间、返院时间、患者的病情、抢救用药等。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治疗方案,并要求双方签字,到院后做好交接工作。

3.7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急救环境,及时、简明、扼要地介绍各种治疗、护理措施是确保急救护理程序与转运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急诊管理中,通过分析院间转运安全隐患风险,加强质量管理,极大的减少和降低了护理风险,保障了病人的安全,防止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同时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及科室主人翁意识,能够提高急救护理水平,保证危重病人享有安全、快捷、高效的院间急救转运服务。

参考文献

[1]武秀昆.院前急救中的危重患者抢救[J].中国急救医学,2007,19(7):448.

[2]邢丽珍,温国云.影响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原因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6):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