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徐惠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徐惠英

徐惠英蒋慧姝吴小青

徐惠英蒋慧姝吴小青

(常州市中医院南院一病区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并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展开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以及眩晕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展开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控制其血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血压;血压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198-02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明显。同时在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高血压发病人数在不断升高[1]。而老年人是高血压患者中数量居多的人群。为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有效率,需要在其接受治疗的时候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护理措施,可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压。本文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其中男46例,女36例,患者年龄为55~80岁,平均年龄为(67.8±7.2)岁。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临床判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在两组患者治疗措施相同的时候,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模式。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步骤如下:

(1)心理护理干预

高血压可以说是一种身心性病症。在机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时候,会引起情绪波动,造成交感神经兴奋、收缩血管、升高血压。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护理人员有必要向患者解释心里紧张与血压的关系,并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有其是容易激动、性情暴躁的患者,通过心理护理提高其应激能力,促使患者治疗期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预防情绪波动过大。告知患者在精神压力较大的时候,可与他人交谈,保持血压的稳定性。

(2)饮食护理干预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高盐是引起危险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告知患者日常饮食中需要控制盐的摄入量,遵循低盐低脂的原则,保证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g。禁止食用脂肪较多的动物内脏、糖果、点心以及肥肉等。降低饮食中热量,多食用水果蔬菜。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戒烟酒。

(3)运动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明确,运动对高血压患者控制病情有一定的控制性作用。但是患者应当遵循适量有度、有序以及有恒的原则[2]。在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的基础上,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运动类型,保持适当的运动强度和频率。告知患者每天步行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步行保持在3km,每周运动5次。可选择慢跑、练气功以及打太极拳等。展开有氧运动的时候,开始以小运动量,随后可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应维持在患者可接受的范围以下,运动的时候注意心率的变化。

(4)认知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解释清楚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发展结果、常见症状、治疗原则、预防措施、血压监测方法以及遵循医嘱的重要性。告知患者精神过度紧张、高钠、酗酒以及肥胖对血压可能产生的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调节对患者治疗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啊暖用药的知识,治疗期间不可擅自改药、停药,预防不良后果的出现,要让患者对药物作用、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了解。提醒老年患者服药时间、剂量以及服用方法。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χ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以及眩晕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下表;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为95.1%,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为78.0%,即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表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

组别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眩晕程度评分(分)

对照组(n=41)95.37±5.82150.32±7.294.13±1.09

观察组(n=41)83.65±4.26132.56±5.782.69±1.58

3.讨论

临床治疗资料显示,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受到血压水平神经、体内外环境以及体液调节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社会心理因素对血压变化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的联系。在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物的时候,可有效降低血压[3]。但是需要配合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这样才可稳定血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展开护理干预,可让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继而可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的能力。同时,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纠正患者不良行为方式与生活习惯,促使患者坚持遵医嘱服用药物,提高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相对比常规化护理措施,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唯有如此,才可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展开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控制其血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生金丽,杨文东.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0,12(11):1493-1494.

[2]林婷,林捷,陈红芳,等.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1,11(10):64-66.

[3]毛云英.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12(09):3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