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1
/ 2

Q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

李振东亢新芳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363300

摘要:本文解释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定义,描述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适用标准的12个核心要素、180项二级要素及1079条考评内容,介绍了Q项目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过程和自评估得分情况。重点分析在标准化达标自查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和难点问题,指出目前难点问题存在的原因。针对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与办法,进而更好地实现Q项目部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工作,确保Q核电厂建设平稳和顺利进行。

关键字:核电安全标准化自评估

1定义及背景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企业通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安全生产各要素构成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使生产经营各环节符合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于2012年9月启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NPE”)作为集团下属专业公司,于2013年7月25日召开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启动宣贯会,经过对标自查、整改,公司于2014年6月接受了达标评审组的评审,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的标准,取得达标等级证书。2017年9月,公司即将迎接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复评审,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于2016年12月23日发布实施了新版《中核集团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从评级内容及重点进行了调整,对公司达标复评审工作带来较大考验。为保障公司顺利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顺利通过复评审,Q项目部根据公司统一要求积极开展自评工作,依据《中核集团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第8部分:核工程)》进行了全面对标自评,本部分共有12项核心要素、180项二级要素及1079条考评内容,共2000分,其中10项评审中止项,49项重点扣分项。12项核心要素包括:目标与职责,安全文化,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安全环保风险控制及隐患排查治理,职业卫生,环境保护,应急救援,事故事件和持续改进。

2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实施

根据公司统一部署,Q项目部认真策划编制《CNPEQ项目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复评审自评实施方案》,成立“Q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领导小组”,及时开展标准及方案宣贯,以往标准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标准与旧标准不同条款所涉及内容培训,深入全面开展达标自查评估工作1次,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内/外业整改。针对问题,项目部采取“先抓内业再推外业,树立标杆带动全局”的达标思路,完成1份大纲修订、19份程序修订,39份新编程序,补充完善计划、清单、台账、记录、影像、档案等方面内容。外业整改方面,制定2017年度Q项目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日常/周/月/季节性/节前、临时用电、起重吊装、土石方运输作业、爆破作业、劳动防护用品、小型工机具、高处作业、领导带队等系列专项安全检查。通过检查总结并提炼安全管理要求,逐步推行落实标准化达标建设自评估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整改。

Q项目部于2017年3月初依据新版《中核集团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第8部分:核工程)》全面深入对Q项目部前期准备阶段安全生产进行了评估,并形成自评报告。本次自评中12个核心要素得分情况如下表所示:

CNPEQ项目部自评分项目统计表

备注:得分率=实得分/应得分(取整数)

将本次自评估按核心要素得分率进行统计,分布雷达图及折线图如下:

从上图可以直观看出,此次自查评估中5.5生产设施设备、5.8职业健康、5.10应急管理三个核心要素相对得分较低,均低于本次评估平均分。造成这三个核心要素得分较低的原因多种多样,各有不同,通过后期几个月的整改基本达到本次评估得分水平,对Q项目现场整体安全管控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公司达标复评审能够顺利通过奠定坚实基础。

3自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Q项目部开展自评估工作,提出了整改要求及措施落实,作业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化管理均有较大程度提高改进,但在总结达标过程中发现问题诱因方面仍存一些主要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3.1生产设施设备

生产设施设备(5.5)要素中主要存在个别设备原始出厂记录不完整,承包商日常检查随意性较大、检查人员资质不符合要求,总承包检查内容不全面,设备履历书填写不规范或未及时填写等原因。

3.2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5.8)要素中主要存在承包商未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年度职业卫生检测,未及时开展接触职业卫生有害因素岗位人员进行岗中体检或未书面告知本人,职业卫生档案建立不全。

3.3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5.10)要素中主要存在未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人员,应急物资管理无依据文件,个别处置预案内容涵盖不全。

4.问题产生原因及改进建议

4.1生产设施设备

原因分析:

一、现场使用的部分设施设备大多从其它核电项目调配且出厂时间较长,在周转过程中其原始安全技术资料保存不当;二、承包商对设施设备日常安全监督管理不当,未定期开展检查维修并做好记录归档;三、项目部初期对设施设备进场缺少验收准入制度,制度建立后执行中存在审验不严格现象。

改进建议:

一、承包商应建立完善的设备设施安全技术档案,对于设施设备中缺失的原始安全技术资料承包商应采取措施重新补充,对不符合项目设施设备管理要求的清退出施工现场;二、承包商每年必须建立设备设施检/维修计划,严格做好设备设施检/维修工作,认真开展日常保养工作并做好检修记录;三、项目部严格依据《施工机具安全监督管理》和《证件监督与管理》的要求做好设备设施进场验收准入工作,制定年度监督检查综合计划,定期检查承包商设备设施安全技术档案及维修保养记录,对于不符合的设施设备限期清退出施工现场,确保现场设施设备符合标准化达标要求。

4.2职业健康

原因分析:

一、承包商对职业健康相关条款知识了解不充分,不知如何开展该项工作;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需联系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工作,需安全投入,各承包商不愿开展该项工作;三、未及时开展接触职业卫生有害因素岗位人员进行岗中体检或未书面告知本人,职业卫生档案建立不全。

改进建议:

一、要求各承包商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内容要求和《中核集团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第8部分:核工程)》中职业健康篇章具体达标要求,同时项目部对其进行培训宣贯,使其充分了解职业健康知识;二、项目部帮助承包商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第三方监测,对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难处积极配合解决,要求各承包商将检测结果及时张贴主要作业区域,及时书面签字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信息,同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与条件应满足《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三、积极推动承包商到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确保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身份的真实性。同时要及时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包括: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2)职业卫生管理档案;3)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4)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5)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6)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终生保存,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处理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7)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应永久保存,档案包括常规监测的方法和结果、应急或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剂量和调查报告等。

4.3应急管理

原因分析:

一、没有及时建立项目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更新不及时;二、应急物资管理指定了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但无依据文件支持;三、项目部个别处置预案内容涵盖不全,处置流程不紧凑。

改进建议:

一、及时建立项目应急救援队伍,并通过定期组织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对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及不同事故情况下的自救互救等相关内容的培训,使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了解相关应急预案内容,熟知本人所在应急行动小组的职责,应急处置程序、现场处置方案、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及自救互救的相关知识;二、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专项制度,使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的功能和数量以及存放地点应能满足应急救援使用要求;三、通过应急演练和评估反馈对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意见,落实整改,及时修订处置预案,并对通过修订后处置预案开展验证演练,使其能够满足应急工况下的应急处置要求。

5结束语

目前,Q项目针对本文提出的共性难点问题已开展工作进行逐步落实改进,对存在的设备设施、职业健康、应急管理方面的特性问题已积极整改,基本达到了中核集团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一级要求。同时对于标准化达标中存在的其它不足,Q项目将持续精心组织实施、积极整改,建立、健全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良性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可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夯实安全基础,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可持续发展,确保Q项目在建设全周期安全生产工作平稳和顺利发展,同时保证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一级达标顺利通过。

参考文献:

[1]《中核集团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第8部分:核工程)》,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