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的文化意象陶霞3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园林景观设计的文化意象陶霞3

冀瑞瑞1徐辉2陶霞3

1.日照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日照276800;2.新东港控股集团山东日照276800;

3.山海天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日照276800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园林”来做“市标”的国家,而且是第一个建造园林城市的国家,园林景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及社会价值。本文在探究了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园林景观设计采用的文化意象素材,并研究了园林景观的文化意象设计原理,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文化意象设计

一、前言

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推进时期,如此高速的住宅建设反映了国人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也为住区园林设计和建设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但纵观近年来当代园林景观设计及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立居基地,居住区的空间构成和环境特点,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生活理念的变化、环境意识的整体增强而发展变化的。营造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是当今居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1、缺少人文关怀

当前,许多园林景观的环境建设,主要停留在绿量的控制上,而对居民的行为活动规律和心理等精神方面的需求缺乏细致的研究,对人们闲暇时间所需求的健康、娱乐、体育、文化等设施和活动场地及游憩项目研究不够。

2、忽视场所、地域精神,缺乏个性和特色

任何地方,在长期生态力量的综合作用下,都形成了本土的、鲜明的特征,成为其视觉资源,形成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场所精神;具体表现在环境设计中,应强调对其周边环境和原有地形地貌的尊重。

3、盲目追求景观化、大型化、豪华化,缺少细节处理

我国园林景观建设出现了从早期极端的不重视景观到目前过度重视景观的现象;在景观设计中,出现了过于强调景观化的潮流,追求视觉效果;过度强调平面构图,忽视立体空间;过分追求观赏性,忽视功能要求;过度运用硬质景观,忽视植物在造景中的功能,缺少细节处理,具体体现在用地界面和小品设计不够,对它们与周围建筑的关系,诸如色彩、形体关系等,缺乏研究。

三、当代园林景观设计采用的文化意象素材

1、当代园林景观设计采用诗象化的素材

张家骥先生认为:中国园林当中的艺术语言,如:花木、建筑、山石、水面等都能引起其自身物象的哲理和感受。是的,长期以来许多物象已经形成了特定的含义。当代园林景观设计是回避不了这些已赋象征意义造景素材的。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象”大多都有其约定俗成的内涵。“咬定青山不放松”,是竹的不畏逆境;“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梅的高洁品格;“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者在以诗象元素介入时,应该考虑物象精神,造景也该因地制宜,不能悖于诗象的内在涵义。

2、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使用诗意化的题材

前面提到诗象的组合,即诗意。就是说园林艺术要通过“象”的布局才能传出古典诗词意韵(园林诗意)。因此,设计者在园林设计中就应该注重表现“意”的方式:借“诗”还魂。这个适用于记叙类诗词(描绘景物,描写人物,记叙事情等),艺术理论中把这类诗词归于“无我之境”,是写实诗。得“意”忘形。这个适用于抒意类诗词(抒发感慨,表达心意等),艺术理论中把这类诗词归于“有我之境”。园林设计中“有我之境”较难实现,“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是造景。

据此两项来看,园林设计有个“意匠经营”的过程。即立意布景。园林诗意的丰富,必须根据条件进行“因借”。《园冶》中的“借景”一章所说“取景在借”,讲的不只是构图上的借景,还是诗意的“因借”。凡是诗词中提到的梅竹、晓月、长桥等无不可借。

3、当代园林景观设计运用诗情化的形式

在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诗情是直接与“赏”的主体相关的。因此,从人的感官感受出发,园林的诗情,一般可以通过四种途径实现:听觉。听觉感受是虚景而生,但却出于实景。视觉。视觉感受是实景而生,是观者最主要感受园林的途径。植物、动物、以及园林内的建筑,诗文,溪流,瀑布等等,这些都是可观的景观。嗅觉。嗅觉与听觉有相同之处,皆由虚景而生,由实景引出,园林中最主要是花香。如“春桃清香”、“夏荷沁香”“秋桂飘香”、“寒梅暗香”,“香”是园林诗情的嗅觉主题,与物象美一样具有重要价值。触觉。触觉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一个容易忽视的点。岩石的大小、颗粒分布、浮雕深浅,甚至包括迎面的微风等等,往往也与视觉相一致,在园林美学中,它也是必要的组成部分。

4、当代园林景观设计要呈现诗境化的内涵诗境。

诗境化的内涵诗境是意象诗学在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最难得到的精髓。象外之“意”其深意就在此。然,当代园林景观的境界如何呈现?当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如何触摸到意象的哲学内涵?探讨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出发:其一,小境界,即美学范畴的境界(意境)。其二,大境界,即上章提到的“天人合一”。当代园林景观要呈现如此境界,要运用意象诗学的哲学内涵,需要设计者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

四、园林景观的意象设计原理

1、景观是信息传递的符号景观的表现符号即景观的形式,是人体通过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景观元素的基本信息,如形状、色彩、体量、肌理等,这些基本信息可以通过人体的视觉观察直接传达。景观的实意符号即景观的内容,则揭示了景观更深层的含义,包括审美价值、使用功能、社会学背景等。

2、园林景观的实意信息住区园林是居民生活活动从私密的居住空间向户外扩展的第一级起点,也是最便捷的公共生活场所之一,除满足居民基本的户外活动需求外,还应满足人多层次的心理体验,反映居民情感的需求。因此,住区园林景观的实意信息是人向往理想家园的愿景,景观的形式是家园情感的对象化后的产物。景观成为情感对象化的形式,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

3、国人的审美观念深受儒、释、道文化影响,表现在比德思想、道法自然、形外之意3个方面。中国人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喜欢将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相联成一,实现物我交融。以园林意境为例,其定义是指对身处在园林空间的游憩者被所在空间场所和物质景观引发情绪上的反应和联想的产生,进而与自身的生活体验或处境对比,产生的思想共鸣。它是一种由空间体验及观景而产生的精神体验和思索。

4、意象取材决定意境审美“意象”。意象可被定义为富含主体情感投射并具有物质形态的客体。因定义中有主观认定,那么即使可以被称为意象的事物涉及范围极广,但能够得到居民认同的家园意象必须具有大众性、典型性和文化传承性:大众性,即必须是具有某种普遍性和正面价值观的情感。典型性,即客体形态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有高识别度和较强代表性。文化传承性,即在民族发展历史里代代相传并保留下来,且仍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够承载当前的社会文化内容。

5、从诗学意象到家园意象溯源意象,就是一条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脉络。诗学意象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情景交融、借以抒怀的特点与家园意象想要实现的居民审美心理高度吻合。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佳作,诗学意象丰富并大量出现描写人居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流传至今经久不衰,依旧能让人产生理想家园的审美体验。这样的诗学意象符合大众性、典型性和文化传承性特征,能够作为现代住区园林设计中家园意象的使用。从唐诗中寻找到这样的家园意象,再转化塑造为园林景观的物质形式,即是景观设计中一种有价值的审美客体营造手法,实现了现代居民的家园愿景情感的传达,可供现代住区园林景观建设的参考、借鉴和使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住区园林环境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停留时间最长、接触最密切的场所,发挥景观环境、景观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居民与绿地的联系,共同营造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丁绍刚.景观意象论——探索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对传统意境论传承的途径[J].中国园林,2011,(1):42-45.

[2]邓位.景观的感知:走向景观符号学[J].世界建筑,2006,(7):47-51.

[3]邹维娜.景观意境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