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4例临床治疗分析孙薇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4例临床治疗分析孙薇薇

孙薇薇丁晓玲(通讯作者)1周学兵1李扬1郭建阳1

(1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银川750002)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银川750004)

【摘要】目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普通胃镜活检与ESD术后病理诊断常不一致,本研究目的是比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镜活检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诊断准确性以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24名确诊胃高级别上皮瘤形成患者在我院接受ESD治疗。我们回顾性的评估CFB和ESD病理结果特征。结果:CFB和ESD样本之间的总体病理结果一致率为58.3%。14例行ESD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与内镜常规活检病理结果一致,14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诊断为早期胃癌。癌组织学分型: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2例,低分化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1例。结论:内镜活检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其可能进展为癌,这部分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高级别上皮内瘤变;ESD;普通胃镜活检;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3-0116-02

1.引言

胃癌的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基础,也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1]。通过胃镜筛查,我们可以检测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期胃癌。在发生癌前病变时,建议患者进行ESD切除病灶,防止进一步进展为癌。本研究中我们分析24名CFB和ESD病理结果特征,计算一致率。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2.材料和方法

2.1基本信息

2016年8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回顾性纳入24名患者,在宁夏人民医院接受了ESD治疗,其中包括24名HGIN。纳入标准:①签ESD手术知情同意;②ESD治疗前,已经完成普通胃镜活检;③ESD切除标本完整。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肺功能异常不能耐受ESD手术治疗;②确诊为胃癌;③标准切除不完整,无法准确判定病理结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病理分类,确定HGIN和早期胃癌的组织学诊断标准。在普通胃镜观察病变的部位,采集2~3个标本,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24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型,其中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52~78岁,其中14例>60岁,10例≤60岁。平均病程(5.23±8.63)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特殊,主要以腹胀、隐痛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为主。2例患者ESD术后切缘阳性,后转入外科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手术治疗。伦理审查: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符合国家法律,卫生机构政策,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审查。

2.2内镜检查和组织活检

使用OlympusGIF-XQ290电子胃镜进行胃镜检查。根据日本内镜分类标准,详细记录了病变区域,形态和表面情况,位置(胃窦,胃角,胃体和贲门胃底)。

2.3病理方法

组织标本常规固定,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和显微镜观察胃镜活检标本。两位高年资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分别确认最终的组织学诊断,每位病理医师工作年限超过10年。

2.4ESD手术

向患者解释胃上皮内瘤变疾病自然发展过程,并对局限于粘膜层内的病变患者进行ESD。所有进行ESD的患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组织学诊断采用WHO消化系统肿瘤病理诊断标准分类。

2.5统计分析

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分析真正影响一致率的因素。使用Student'st检验对连续变量进行单变量分析,并使用卡方检验来比较分类变量。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使用SPSS24.0(IBM,Chicago,IL,USA)进行统计分析。使用GraphPadPrism7(GraphPad,SanDiego,CA,USA)计算并绘制另一相关数据。

3.结果

在普通胃镜活检有24名LGIN患者,其中胃窦12例,胃角4例,胃体3例,贲门胃底5例。病理改变主要集中在胃窦和贲门胃底,但病变分布无统计学差异。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有10例(41.7%)诊断为早癌,14例(58.3%)维持原始诊断。胃窦、胃角、胃体、贲门胃底病理升级的例数分别是4(33.33%)、2(50%)、1(33.3%)、3(60%),四者间无统计学差异。表面充血占58.33%(14/24),表面溃疡病变占33.3%(8/24)(表1)。表面发生溃疡更容易升级为早癌(P<0.05)。根据日本内镜研究所分类标准,病变内镜形态最常出现的是I型和Ⅱ型,占75.0%(18/24)。Ⅲ型和混合型虽只有6例,其中4例病理升级为早期胃癌,此外,年龄和性别统计中,病理升级和无病理升级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4.讨论

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临床较常见,对此阶段及时有效的干预是防治胃癌的主要措施之一[1]。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具有侵袭小、康复快的特点,是早期胃癌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ESD或EMR能够将病灶完整切除,剥离的病灶可以提供完整的标本,补充活检取材的局限,有利于做出更精准的病理诊断,病灶局部的复发率也较低[2]。本研究中24例内镜活检病理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经过ESD术后有14例维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10例提示早期胃癌。可见普通活检的结果仍存在局限性。这就要求提高活检取材治疗,部位更准确,深度足够。进一步分析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变,发现病灶严重程度和表面充血和溃疡形成相关。Ⅲ型和混合型虽只有6例,其中4例为癌,故在内镜下病变表面出现充血或溃疡的病灶更应警惕出现癌变。ESD术后病理结果显示2例切缘阳性,提示我们一方面ESD术前对早期胃癌的边界须行超声内镜和染色内镜更全面的评估,另一方面与外科腹腔镜采用多镜联合,提高患者一期根治效果是目前治疗的新方向。

5.结论

对于表面充血和溃疡的HGIN病变存在进展为早期胃癌的可能性。临床医生应该更加注意与病理学家进行沟通,并结合内窥镜图像进行准确的诊断。普通内镜活检患有HGIN,具有进行ESD的高度指示。对于这些病变,在完全知情的患者后尽快需要预防性ESD,这将尽可能减少漏诊的癌症。

【参考文献】

[1]徐亚.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上皮内瘤变中诊治价值的初步探讨.(09),2013.

[2]李庆芝,庄天彦.窄带成像技术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中国内镜杂志.2017.(03):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