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规划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城市规划与规划管理

张亚楠1朱家萌2

1德州市建筑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山东省德州市253000;扬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德州市225003,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和城市等级日渐扩大,但就目前国内城市的建设发展水平来看,城市发展状况不均衡,城市建设的差距过大,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城市的建设相对滞后,对城市化整体进程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科学的方法。本文对城市规划与规划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管理;存在问题;措施分析

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城市总体功能是否有效发挥,关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发展。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看,在设计、建设、管理方面受到普遍赞誉的城市,都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那些布局混乱、环境恶化、不能发挥整体功能的城市,除了其他原因外,往往都与没有一个好的发展规划有关。因此,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下功夫搞好城市规划。

1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概念

所谓城市规划与管理,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把城市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系统,对城市的空间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促进其相互配合,以实现城市发展的预定目标,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动态过程。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包括城市用地及各项工程建设等,通过对城市中各项建设项目进行组织、指导和控制、协调,使城市规划能够更加有序、高效进行。

2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规划变更的随意性

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经常被改变,表现出了很强的随意性。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第二,地方领导的更替。第三,利益驱动。首先来自地方的利益,地方政府为了寻求财力大多热衷于土地出让,这些都牵涉到城市的规划。其次是个人利益,有些个人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操纵或诱导规划的调整,从中牟利。这一切都使现阶段部分城市的规划出现了随意性特征。

2.2规划理念落后

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注重短期利益,关注城市规模,缺乏对近期建设规划的重视和对小城市小城镇的关注,盲目追求终极蓝图,导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丧失。同时在技术体系方面,技术方法落后,缺乏与公共政策的衔接,盲目关注内容,缺乏战略性和政策性,控规指标缺乏相应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众参与体系不健全,甚至规划执法不严,造成自由裁量权过大。

2.3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不仅仅要看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设施的完善程度,还要看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宜于居住,并不在于城市规模的大小,建筑的高低,而是要看城市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城市的规划建设是否具有人性化,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一些地方盲足追求经济发展,上污染项目,忽视生态发展。

3加强城市规划与规划管理的建议

3.1统一体系,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完善城市规划体系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从上而下,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树立“规划先导”理念,完善规划体系。必须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的理念,坚决杜绝“规划是规划,建设是建设”等违背城市规划管理规律的不科学、不合理的方式,突出城市规划在我区新型城市化发展中的龙头地位。要把城市规划放在城建工作的首位来考虑,加大规划编制力度,制定完善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内容,并且着重注重上层规划的编制,注重上层规划对下层规划的指导与把控。二是真正实现多规合一,要严格规划管理程序,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审批、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理顺各级规划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做到既有分工,又要协调合作。

3.2重视规划管理,完善规划管理方式

首先,各个城市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使得城市有明确的方向,并且有章可循。有许多城市在规划管理方面都做的很好,比如陕西省宝鸡市注重城市规划建设,规划功能不一,但是做到了各个规划之间互相衔接和互相补充,给城市建设提供了非常有效的保证。还有四川省广元市采取了规划公示的制度,并且建立了规划分级审批制度,在保证规划制度具有科学性的基础上,进行城市规划管理。西安建立了城市规划的立体模式,实现了对群众免费开放,让群众更加地了解所在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也让群众更好地监督城市的规划建设的实施,保证了城市的稳定发展。

其次,规划管理的重点是不得变更强制性指标,在放开规划编制和规划设计市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规划建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善规划管理的行政执法程序,落实规划管理中的先决地位,建立依法处罚违反规划强制性的内容,杜绝随意变更规划的现象,不断增强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规划管理的社会监督机制,使规划方案建立在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并建立起多级监督举报体系,把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控制在强化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中来。城市规划管理贯穿于建设工程计划、用地和建设的全过程,控制好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后的监督管理和违法建设工作的管理。在城市规划区内对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的违法行为,从制约机制上杜绝违法建设行为的发生。

3.3更新城市规划理念,城市规划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将生态保护同城市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营造更加舒适的城市环境。目前,在我国城市规划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管理者提出了“区域绿地”的概念,其主要宗旨实现区域性的生态保护,并突出本地的人文特色,利用城市和乡村景观的结合来营造集自然和人文于一体的城市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实现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也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

3.4健全和完善规划法规体系

当前,要切实做好城市规划与管理,就应该积极运用法律手段,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的综合协调职能,将城市土地利用各项活动都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中。要确保法律手段的有效发挥,各级城市规划管理主管部门就应该依照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完善的规划法规体系,使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城市规划方案的有效实施。在法律手段应用过程中,应注重节制规划许可自由裁量权,使遵守法定程序,严守合理性原则,逐步推行城市规划审批法制化、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化,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科学化建设。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城市建筑与城市规划管理,可以这样来理解:建筑是实现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反过来说,城市规划是城市各项建设工程设计以及建筑管理的主要依据。在城市规划管理的指导下,建筑必须正确的坚持好规划的原则,并按照详细的规划内容以及要求,审查批准各项建设工程的施工工序,从而使得城市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展现出有计划、有步骤的,建成欣欣向荣的全新面容。使新型的社会主义城市能够真正的体现出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生活服务的建设总方针。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舒松.中国住宅设施.2017(05)

[2]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浅谈[J].冯仰英.智能城市.2016(10)

[3]城市规划管理新趋向、新挑战及解决措施[J].陆永亮.工程技术研究.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