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现实生活融入小学数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将现实生活融入小学数学教学

段勇强

(资中县龙江镇月山小学资中641000)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要让学生参加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因此,需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结合他们的生活体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1.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调查

数学的学习基础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正是由于数学知识广泛地存在于生活生产之中,只有让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进行调查,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去感受、去体验,去理解,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匠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活动中的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提高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家园”一节时,我让学生回到自己真实、具体、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中,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不仅能正确地数出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认识到10以内各数的大小,让他们初步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又如:在“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的教学时,我在课前布置了这样的调查任务:明天我们就要学习“百分数”,谁理解“百分数”,找找哪些物品上有“百分数”,想想表达什么意思?这样布置后,同学们一方面通过预习了解百分数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另一方面,又知道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百分数。在课堂上,同学们纷纷汇报并说明他们在生活中调查到的百分数及其意义。如:衣服的成分标签上,90%的成分是羊毛,10%的成分是涤纶;我国的人口哟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我国的耕地面积是世界耕地面积的7%;“康师傅”方便面的包装袋上写着“加量20%,加量不加价”;“金星”啤酒的酒精度约为10%;……通过这样的课前的调查、汇报,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大大丰富了原有的认知结构。

2.创设逼真生活问题情境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生活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生活等的实际情况,创设出逼真的生活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去认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的数学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就能加深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映象,品尝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释生活现象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超市购物”时,可在教室里设置一个模拟超市,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扮演售货员,顾客,进行买卖。通过活动,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离不开生活,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又如:在学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我创设了“美丽的花圃”的情境活动:我们学校的绿化不够,学校想用12米长的栏杆在教学楼前设计花圃,请你帮帮忙,画出你设计的图案,并求出它的面积。帮助学校设计方案,同学们都很愿意,而且又是美化同学们长期共存每天学习生活的教学楼,所以同学们的兴趣非常浓厚,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被激活,有的设计成正方形,有的设计成长方形,有的设计成圆形,有的设计成平行四边形,更多的同学设计成各种美丽的组合图形……同学们非常投入、非常认真,在纸上反复勾画,认真演算,尽自己的一切知识经验和创造性思维去设计自己认为最美丽的校园绿化图。然后,我还请同学们来说出自己设计的理由,并相互评价设计方案的优点和缺点。这样,在情境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及创新能力,切身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巨大魅力。

3.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欲望。而这种宝贵的天性,正是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加以发扬和利用的宝贵资源。教师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实践操作,最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力,同时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信心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合作的能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远比带上现成的钟效果好得多,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且进行了实际的操作、比较,当然对“时分秒的认识”就深刻了。

又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让同学们准备了农村孩子都非常熟悉的铁环,并要求学生想办法量出自己铁环的周长。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有的说用绳子绕铁环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有的说可以让铁环沿直线滚动一圈,看它一共走了多远,这个长度就是铁环的周长;有的同学甚至说将铁环剪断拉直,直接量它有多长。我又让同学们根据不同的办法分组来实际动手测量几个铁环的周长,结果,同学们在实际操作时发现用这些办法测量铁环的周长很麻烦,而且得到的数据可能不一样,更不用说把铁环剪断拉直了。此时,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探索“圆的周长”究竟与什么有关?它的诸计算有没有什么规律?此时,原有的生活经验,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了,他们就会自觉地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实验和交流,很快知道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或半径)有密切的联系,并通过计算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总之,数学教师应当把研究的目光注视到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去,学生的生活体验是五彩斑斓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源泉。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生活体验的课堂,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