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诱导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双诱导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吴义存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双诱导化疗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及PML-RARa融合基因转变情况。方法:本中心自2014年6月以来,共收治APL患者39例,按照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指南(2014版),对其中23例APL患者予ATO+ATRA双诱导,联合小剂量化疗,达完全缓解后,序贯应用ATO+ATRA,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治疗早期因脑出血死亡,1例患者因未定期化疗复发,1例患者治疗后期中枢复发,其余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达91.3%,开始诱导至完全缓解平均26.5±3.5天。结论:双诱导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大部分患者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可长期生存。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中图分类号】R73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017-02

Clinicalobservationofdoubleinductionregimeninthetreatmentof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

WuYicun.

DepartmentofHematology,theFirstHospitalofChangzhou,Changzhou21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linicaleffectofarsenictrioxide(ATO)combinewithall-transretinoicacid(ATRA)on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andthetransformationofPML-RARafusiongene.MethodsAccordingtotheChinese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treatmentguidelines(2014edition),inourhospital,wetreatedpatientswhowereconfirmedwithAPL,bydualinductiontherapywithATO+ATRA,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andadversedrugreactionswereobserved.Results2patientsdiedfromcerebralhemorrhageinour23patients,2patientsgotreappeared,besides.ConclusionDualinductiontherapyiseffectiveintreatingAPL,withfewadversereactions,andthemajorityofpatientscanobtaingoodcurativeeffectandcansurviveforalongtime.

【Keywords】Arsenictrioxide;All-transretinoicacid;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

我们报道本中心自2014年6月以来治疗的初诊APL患者,使用ATO联合ATRA双诱导方案,现对其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双诱导治疗方案临床价值。

1.病例和治疗方法

1.1病例

自2014年6月以来,我科收治初发APL患者39例,按照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指南(2014版),对其中23例APL患者予ATO+ATRA双诱导,联合小剂量化疗,其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5.6岁,诊断根据FAB分型结合患者骨髓MICM检查结果确诊,并进一步根据PML-RARa融合基因检查结果证实。

1.2方法

根据2014版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治疗指南,患者确诊后立即予ATRA25mg?(m2?d)口服,ATO0.16mg?(kg?d)静脉滴注,至完全缓解,治疗中,观察患者每日生命体征,以及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皮肤黏膜干燥、出血,同时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注意患者有无维甲酸综合征表现。

1.3观察指标

血常规每周至少检查2次,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入院时均检查一次,有异常时随时复查,对于发热感染患者,予抗感染治疗,凝血功能异常者,予输注血浆、冷沉淀等改善凝血功能,轻度肝功能异常者加用保肝药物,暂不停药,合并DIC的患者,应用肝素,血小板计数<20×109/L予血小板输注预防出血,血红蛋白<60g/l的患者予红细胞输注改善贫血。

2.结果

2.1疗效

共治疗23例初诊APL患者,其中2例患者因早期颅内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其余21例患者均获得CR,CR率达91.3%。1例患者第一次诱导化疗达CR,后因未定期化疗复发;另外1例患者维持治疗过程中出现中枢复发。21例患者均在26.5±3.5d以内取得CR。

2.2血常规变化

治疗过程中,患者血红蛋白变化不明显,部分患者需输注红细胞支持治疗。治疗1~2周左右,白细胞出现不同程度升高,其中白细胞>10×109/L者17例,白细胞>50×109/L者7例,使用小剂量化疗后白细胞均降至正常,高峰时白细胞增高2.89~190.68倍,平均37.85倍。

2.3凝血指标变化

在我们治疗的23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PT、APTT、TT延长,D-二聚体升高,纤维蛋白原降低,在输注血浆、冷沉淀或纤维蛋白原后均好转,所有凝血功能异常者,均在治疗后11-39天恢复正常。

2.4白血病残留病灶检测

所有患者初诊时PML-RARa融合基因检查均阳性,22例患者在巩固2个疗程后转阴,1例患者第一次诱导化疗达CR,后因未定期化疗复发;另外1例患者第一次诱导化疗达CR,在维持治疗过程中出现中枢复发。

2.5骨髓象改变

在我们治疗的23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早期出现脑出血死亡,其余21例患者在第一次诱导治疗结束后复查骨穿均达CR。

3.讨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一个特殊类型,约占AML的10%~15%,APL骨髓形态以异常增多的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该型白血病出血倾向严重,患者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化疗时更易发生,致命的肺部或者颅内出血是大部分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2]。

砷剂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作为药物使用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中国传统医学有使用砷化合物治疗梅毒、银屑病的记载;18世纪西方学者就有使用亚砷酸盐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记载[4]。20世纪70年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次尝试使用ATO治疗白血病并取得一定疗效[5]。

根据本中心临床数据,ATRA联合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CR率达91.3%,与其他中心报道数据接近。全反式维甲酸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唇、皮肤干燥伴脱屑、消化道反应、头痛、头晕、关节酸痛、白细胞增高。ATO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干燥、丘疹、红斑或色素沉着,恶心,胃肠胀满,指尖麻木,血清转氨酶升高。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ATRA联合ATO治疗APL可获得较高缓解率,两药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可在初诊APL患者中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ZhangT,WesterveltP,HessJL.(2000)Pathologic,cytogeneticandmolecularassessmentof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patientstreatedwitharsenictrioxide(As2O3).ModernPathology13:954-961.

[2]SoignetSL,FrankelSR,DouerD,TallmanMS,KantarjianH,etal.(2001)UnitedStatesmulticenterstudyofarsenictrioxideinrelapsed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19:3852-3860.

[4]WaxmanS,AndersonKC.(2001)Historyofthedevelopmentofarsenicderivativesincancertherapy.Theoncologist6(Supplement2):3-10.

[5]哈医大一附院中医科、检验科。(1974)癌灵1号注射液与辩证论治对17例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ournalofHarbinMedicalUniversity2: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