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护理分析

李海霞

湖南省澧县中医医院湖南常德4155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护理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6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合综合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容量LVEDV、收缩末期容量lvesv)、护理满意度。结果:(1)与对照组(70%)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更高,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后LVEDD(38.28±0.51)、LVESD(29.12±0.15)、LVEDV(88.28±0.38)、LVESV水平(38.55±0.38)明显更低,P<0.05;与护理前对比,护理后LVEDD、LVESD、LVEDV、LVESV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综合优质护理应用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护理中,护理效果更加满意,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关键词】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护理

重症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老年疾病,容易引起心脏功能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对老年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1]。对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探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6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观察组男患者20例,女患者10例,年龄65-80岁,平均69.55±6.55岁,NYHA-II级3例,III级15例,IV级12例;对照组男患者19例,女患者11例,年龄65-80岁,平均69.63±6.55岁,NYHA-II级5例,III级13例,IV级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NYHA分级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均符合2014年我国心力衰竭指南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2排除标准

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等。

1.3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加强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症状,例如心率加快、失眠、大汗淋漓、胸闷、呼吸困难等,及时向主治医生进行汇报。同时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帮助患者采取坐位,保持双腿垂下,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合综合优质护理措施。具体护理内容如下所示:

1.2.1心理护理干预

由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病程长,病情容易复发,因此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担心自身的病情和预后,给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对于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关注,及时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及时解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同时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嘱咐家属多陪伴、多关怀患者,让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支持,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可以在病房内播放轻音乐、点熏香,保持室内环境安静优雅,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1.2.2饮食护理干预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一般年龄较大,其身体机能处于减退的阶段,身体免疫力比较低,不利于预后的改善。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健康饮食指导,从而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由于患者心脏血流量灌注缺乏,因此其难以正常代谢钠盐。护理人员应当叮嘱患者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取量,保持饮食清淡,选择热量低、脂肪少、胆固醇少的食物。

1.2.3用药护理干预

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才可以保证药物疗效达到预期的目标。药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患者因此而感到担忧,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普及正确的药物知识,解除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疑虑,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容量LVEDV、收缩末期容量lvesv)、护理满意度。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与对照组(70%)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更高,P<0.05。(如表1)

2.2心功能状况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后LVEDD(38.28±0.51)、LVESD(29.12±0.15)、LVEDV(88.28±0.38)、LVESV水平(38.55±0.38)明显更低,P<0.05;与护理前对比,护理后LVEDD、LVESD、LVEDV、LVESV水平明显降低,P<0.05。(如表2)

*与对照组对比,P<0.05;#与护理前对比,P<0.05。

3.讨论与结论

重症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老年疾病,近年来,重症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容易引起心脏功能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如果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会对老年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2-3]。对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4]。本研究采取综合优质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患者的心功能获得更加明显的改善,可见该护理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从而获得更高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综合优质护理应用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护理中,护理效果更加满意,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姜岩宏,杜尤美.分析优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病情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2):289-290.

[2]杨玲,黑秋娟,张宏.全面护理干预对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2):90.

[3]张丽艳.对急诊内科病房临床带教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9):183+186.

[4]刘亚慧.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抢救与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9):24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