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新技术及装备概述崔虎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新技术及装备概述崔虎山

崔虎山康瑛范红云

(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35)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策略和保证轨道交通的高水平发展,需要不断的加强车辆保有量和技术含量,在今后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中将着重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本文对车辆检修所涉及的安全联锁装置、轮对和受电弓动态监测以及安全监测三部分应用到新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提高车辆检修新工艺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新技术;新设备

1检修作业安全联锁管理系统

目前绝大多数的轨道交通的供电方式都是750V/1500V接触网,所以当对车辆进行检修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检修人员以及设备安全进行有效的保护工作。该系统在这方面就能发挥比较大的作用,其是由计算机直接进行智能控制,实现在检修过程中各股道接触网能够停止送电,这种设备在最近几年的车辆检修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本文主要选择安全联锁子系统以及操作票子系统为例进行简单的介绍。

1.1安全联锁子系统

该系统都会有一个工作站,在这个工作站中,可以看到检修库内的各个股道,同时在示意图上还有需要操作的多种设备,例如验电点以及接地点等,通过无线电技术将这些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能够实时的传输到工作站中。操作工作站的相关人员在进行现场操作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设备的提示,对每个设备进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其出现了错误的操作,那么设备就会拒绝解锁,使得后续的工作无法继续,有效的降低了人为失误出现的概率。

1.2操作票子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将人工填写纸质操作转变为电子化操作,并将其中的各个环节都和现场作业技术进行了关联,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工作流程,对于提供作业安全管理水平有着极大的帮助,工作效率也得以提高。同时,过去人工操作票系统可能还存在着填写不规范等弊端,该系统也能极好的进行处理。其还能与安全锁子系统实现良好的数据互通,真正的实现了开票和安全联锁一体化。

2轮对及受电弓动态检测系统

车轮和受电弓动态检测系统主要组成部位有:轮对尺寸和划痕的实时监测、受电弓和车顶设备外观的实时检测。在该系统内主要作用就是完成车轮轮对和受电弓的智能化、信息化的实时检测,车轮关键尺寸主要检测内容包括胎面磨损、轮缘厚度和直径以及轮间距等。轮胎胎面缺陷自动监测,其中包含了胎面裂纹和胎面剥离等。画出车轮轮廓曲线,并对受电弓相关的重要数据进行测量。通过采用轮对和受电弓系统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对超限警告和管理的实时在线监测功能,在进行检修时不会占用车辆时间,从而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检测效率。另外,在进行监测时不用和车辆发生接触,降低了对车辆的影响,使其车辆能够安全正常的运行。

2.1轮对动态监测

车轮是影响车辆交通运行安全的重要构成部分。借助通过式可以完成轮对动力的自动检测,并发现轮对造成的磨损、擦伤、剥离和裂纹等质量问题,从而消除了早期定时测量模式所存在的不足。车轮动态检测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为车轮尺寸测量和车轮踏面检测两部分构成。车轮尺寸测量系统在对轮缘大小和踏面轮廓进行监测时主要是借助CCD图像传感器来完成。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轮的尺寸和车轮的内部距离,在对轮对全尺寸进行测量时可以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完成非接触式测量。使用电磁超声技术能够实现轮对踏面伤痕的监测,从而实现对踏面和近面的实时动态监测。

2.2受电弓动态监测

作为轨道交通车辆的流量装置,受电弓所发挥着的作用对车辆的安全运行产生着关键的作用。在进行计划修理时,受电弓检查需要停放在车辆专用列内,在停止电力输送后才能到车顶进行检查。但是采用这种模式,车辆停靠时间长,相对应的效率也就越低,受到的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其安全可靠性比较差。所以,急需要建立一套具有智能自主化的受电弓检测系统,从而使轨道交通的检测更加的精准,使效率和安全可靠性得到提升。

在人库线路上采取了受电弓智能实时控制系统,使用了具有高速、高分辨率的图像分析检测和现代传感器技术,从而完成了对受电弓重要参数的实时监控以及车顶重要零部件的可视化监控。系统安装规划通常划分为检测单元、控制单元、远程传输单元和远程控制。检测单元通常设置在检测现场内,从而达到了系统检测的目的。测试单元可分为磨损检测、压力和车顶监测子系统,检查汽车号码识别系统和辅助系统的功能,以及其他单元的系统。

3车辆安全检测系统

3.1车号识别系统

该系统主要采用的技术就是射频识别系统,在正式开始使用之前,将每辆车的专属ID输入到系统中,并在轨道的沿线设置专门的辅助设备,当汽车行驶到某一地点的时候,就可以识别该车的ID,并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分析,该系统主要是由车辆标签、地面天线、车辆传感器、RF射频模块等部件所组成,是轨道交通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良好结合的结果。

3.2轴箱温度检测系统

在该子系统中主要使用的技术就是红外测温技术,传统的测量方式都是接触式测温,使得其在使用上受到了很多因素的限制,而该系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非接触式温度测量。当列车通过的时候,探测设备对轴线进行扫描,之后就能得到轴温信号。同时该系统还能根据测量到的温度将车辆行驶的情况进行分类来判断是否存在热轴故障,可以分为微热、强热以及激热三种。

3.3建立辅助维修的车辆管理信息数据库系统

在轨道交通车辆检修系统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很多技术和仪器的支持,同时还需要更加完备的车辆管理信息数据库。为完成计划检修到状态检修的转变,我们需要建立对维修车辆管理信息起辅助作用的数据库,通过检测、收集、分类、整理车辆的技术参数和其他性能数据,实现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为建立起辅助作用的数据库提供数据上的支持。这些数据不仅为车辆检修的时间和次数提供参考,它还是判断车辆性能及是否存在问题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辅助维修车辆管理信息的数据库,一方面是为了时刻监督车辆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减轻轨道交通检修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为工作人员进行作业提供更多的数据和车辆性能信息,方便工作人员对列车运行进行调整和规划,保证每一项运送任务的完成质量和完成效率。同时也起到了合理利用检修台位的作用,有助于为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和检修安排最合理的时间。

3.4科学确定预防维护工作的间隔期和维修级别

作为车辆维护的主要调节因素,预防维护工作的间隔期和维修级别的划分是十分关键的,需要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后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时间,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要敢于在原先计划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及经验制定合理的间隔期,使之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帮助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更快转型为状态维修型,进一步起到提高定期预防维护的作用,对车辆各个部件也起到了一定的安全防护作用,同时降低了维修的成本,符合维修经济化发展的理念。对轨道交通车辆检修间隔期的制定不仅有助于工作人员更加合理的安排车辆工作,还有助于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其检修点的增加也为车辆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更多保障,有助于建成更完备的车辆工作系统。各个系统的配合使用也为车辆检修系统的完善提供了技术支持。

总结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于车辆检修的技术以及设备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本文在论述的过程中简单的介绍了三种目前较为常用的检修设备,希望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最大限度上的促进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昌艳.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及检修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7(9):198-199.

[2]祝精蔚.地铁车辆检修与维护保养技术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9,26(1):16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