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结核的CT表现对比分析及其鉴别诊断思路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腹膜结核的CT表现对比分析及其鉴别诊断思路构建

肖可

郴州市汝城县中医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腹膜结核的CT表现对比分析及其鉴别诊断思路构建。方法:本文在我院所收腹膜炎患者中随机挑选出66例患者,时间选取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回顾性分析66例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最终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按照疾病类型分为结核性腹膜炎组和癌性腹膜炎组。两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比较两组CT特征。整理两组数据,比较两组CT表现,分析CT对腹膜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CT检查后,两组均表现为小网膜囊积液和小肠壁增厚,二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核性腹膜炎组的腹膜表现为均匀光滑增厚,少量腹水,强化明显,这与癌性腹膜炎组有显著差异(P<0.05),癌性腹膜炎组腹膜呈现不规则宽带、呈结节状增厚,且会出现大量腹水;病理结果显示,66例腹膜炎患者中,36例结核性腹膜炎,30例癌性腹膜炎,CT诊断的准确率为92.42%(61/66),敏感性为100%(36/36),特异性为90.00%(27/30)。结论:CT可明显对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进行鉴别和诊断,准确将癌性腹膜炎患者区分出来,准确诊出腹膜结核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膜;结核;CT;表现;鉴别;诊断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弥漫性腹膜腔感染,腹膜结核一般情况的发病大多相对较缓慢,但是急性发作也较少[1]。主要症状为倦怠、发热、腹胀和腹痛。轻微的病例开始隐匿起来[2]。全身表现发热和夜间出汗是低热和中度发热中最常见的发热类型,有些患者表现为扩张性发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文针对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腹膜炎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研究(详情如下文所示),总结并归纳腹膜结核的CT表现对比分析及其鉴别诊断思路构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在我院所收腹膜炎患者中随机挑选出66例患者,时间选取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将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及本研究基本内容提交,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回顾性分析66例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女患者之比为39:27(例),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最小为31岁,最大为75岁,平均年龄为(52.82±4.31)岁;体质量最轻为49kg,最重为82kg,平均(56.39±4.37)kg;病程最短为9个月,最长为5年,平均病程为(2.96±0.48)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者6例,初中或高中者17例,大专、卫校者12例,本科及以上者31例。以最终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按照疾病类型分为结核性腹膜炎组和癌性腹膜炎组。其中病理结果显示,66例腹膜炎患者中,36例结核性腹膜炎,30例癌性腹膜炎。

1.2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a)纳入标准[4]:(1)在我院检查后明确诊断为腹膜炎者;(2)病理结果为结核性腹膜炎或癌性腹膜炎者;(3)临床资料完整、可进行随访且患者同意参与研究者等。

b)排除标准[5]:(1)三代以内血亲患有精神病的患者;(2)有躯体功能障碍或存在先天不足的患者;(3)治疗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4)有免疫功能障碍或有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5)伴有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6)中途退出研究者。

1.3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已最终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按照疾病类型分为结核性腹膜炎组和癌性腹膜炎组。两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常规扫描中上腹,从膈顶至双肾,若发现腹水,急需扫描盆腔及全腹;扫描方式包括平扫、增强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扫描;扫描面包括常规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设定扫描参数设置为:11kV,60mA。

比较两组CT特征。整理两组数据,比较两组CT表现,分析CT对腹膜结核的诊断价值。

1.4观察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CT表现的不同,统计CT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性。

1.5统计学方法

将患者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两组结果,计量指标录入平均值、标准差(±s),行t检验,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性(%)行χ2检验,若体现为统计学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两组存在分析意义。

2.结果

2.1两组CT表现的比较

CT检查后,两组均表现为小网膜囊积液和小肠壁增厚,二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核性腹膜炎组的腹膜表现为均匀光滑增厚,少量腹水,强化明显,这与癌性腹膜炎组有显著差异(P<0.05),癌性腹膜炎组腹膜呈现不规则宽带、呈结节状增厚,且会出现大量腹水。

2.2CT诊断腹膜结核的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66例腹膜炎患者中,36例结核性腹膜炎,30例癌性腹膜炎,CT诊断的准确率为92.42%(61/66),敏感性为100%(36/36),特异性为90.00%(27/30)。

3.讨论

引起结核性腹膜炎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腹膜病变主要来源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结核性腹膜炎主要由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等直接蔓延所致[6]。

此项试验中,CT检查后,两组均表现为小网膜囊积液和小肠壁增厚,二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核性腹膜炎组的腹膜表现为均匀光滑增厚,少量腹水,强化明显,这与癌性腹膜炎组有显著差异(P<0.05),癌性腹膜炎组腹膜呈现不规则宽带、呈结节状增厚,且会出现大量腹水;病理结果显示,66例腹膜炎患者中,36例结核性腹膜炎,30例癌性腹膜炎,CT诊断的准确率为92.42%(61/66),敏感性为100%(36/36),特异性为90.00%(27/30)。根据上述材料,表明CT诊断可准确检出癌性腹膜炎和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对患者的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

综上所述,CT可明显对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进行鉴别和诊断,准确将癌性腹膜炎患者区分出来,准确诊出腹膜结核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波,王传兵,孙娜娜,等.CT对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6):1964-1965.

[2]张文延,蔡莉,王颖,等.18F-FDGPET/CT对结核性与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J].天津医药,2017,45(2):220-224.

[3]尹亮,黄世明,林志春,等.结核性与肿瘤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18)F-FDGPET/CT影像特征比较[J].武警医学,2017,28(2):182-185.

[4]马文超,陈薇,付蔷,等.腹膜弥漫性病变的18F-FDGPET/CT诊断辨析[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8,42(2):192.

[5]余水全,杨宇凌,肖格林.T-SPOT.TB检测联合ADA应用于结核性腹膜炎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6):1576-1578.

[6]冯晨光,王飒.CT检查在鉴别结核性腹膜炎与感染性腹膜炎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5):387-388,391.